第27章 阿房宫赋(1 / 5)

>

书房里, 两个人,一人立于书案前,天幕配字崔郾, 一人悠哉踏进书房, 配字吴武陵。

“广略兄啊,我老了, 给你推荐个人才。”人未至而声音先至。

只见吴武陵站在书房, 拉过了崔郾,献宝似的就拿出了书卷:

“前些日子, 我发现许多书生都在讨论一片文章, 好巧不巧,您猜怎么着,正是这次这次要参加考试的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

“杜牧, 王佐之才也!我来给你读一下, 写的太好了。”

说完罢他扬眉拈须地诵读起来,那叫个眉飞色舞,声音洪亮,语气激昂又夸张,诵读中不乏炫耀之意。

大唐

“哈哈——”

李世民捧腹, 发出一连串欢快的笑声,他的眼泪差点笑出来,靠在长孙氏的肩膀上, “不行, 太好笑了。”

吴武陵的表情极具戏剧化, 跟随文章的节奏时而神气, 时而沉痛, 端的是十分生动。被逗乐的不止有李世民, 朝代之间到处洋溢快活的空气。

哪有那么夸张啊……

吴武陵本人在自家小院,看着天幕上自己的“表演”,心里尴尬的要死。

崔郾虽然不像吴武陵这样,但看到自己和吴武陵一唱一和的场面,他也很是不自在。

崔郾边听边点头,听到精彩处,他不禁拍案叫绝,拿过书卷来仔细翻阅。

“杜牧之才可当状元,怎么样?”吴武陵趁热打铁,向崔郾暗示道。

“嗯……”崔郾面露难色;“好是好,但是状元已经有人选了。”

“那第五呢?”

崔郾不应。

见崔郾没有回应,吴武陵有些生气,情绪激动之下他的胡须都在抖动:“第五这个名次还不行吗,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

话音刚落便作势要去夺回,崔郾忙护住书卷,有些无奈:

“我这不是听人说杜牧为人比较放纵不羁嘛,但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第五。”

他应承了下来。

大唐扬州

“科举第五名,十三郎真厉害。”

见杜牧神色不佳,花楼里面的姑娘表示,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