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1 / 4)

>

【建炎元年七月十四日, 赵构登基后两个多月,他下了一道诏书:“奉元祐太后如东南,六宫及卫士家属从行, 朕当独留中原, 与金人决战。”】[1]

【这话说得多有气魄?“独留中原, 与金人决战。”他要真这么做了,“君王死社稷”的赞誉就该落到他头上了。】

朱棣:?

别来沾边!

【虽然赵构是贬了一些主和派的官员, 但这不代表朝中就没有主和派了。】

【中书舍人黄潜善和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就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极受赵构信任——谁让他们的建议都提到赵构心上了呢?】

【他们建议赵构“巡幸”东南。金人在北, 他们就往南走,南边多安全?】

【于是在这道诏书下达的第三天, 赵构又下诏说:“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

回京是不可能回的, 开封是不可能去的, 朕要“巡幸”东南。

【只能说赵构和赵桓不愧是亲兄弟。】

【赵构前脚说把太后、六宫送去东南,自己留守中原, 后脚就说自己要去巡幸东南。赵桓当初也是刚跟李纲承诺自己不跑, 转头就收拾行礼准备跑路。】

【以前看电视剧,皇帝男主总会深情款款地对女主说:“天子的命令绝不可能更改, 但是为了你,朕愿意收回成命。”】

【又或者皇帝后悔下了绝情的命令, 却不能收回,接着牵扯出一系列爱恨情仇、虐恋情深。】

【现在看来, 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瞧瞧赵家皇帝,收回命令收回得多自然、多容易?一点都没有自打脸的尴尬。】

【要是赵家皇帝去演电视剧, 说不定后面几十集都不用演了, 直接大结局。】

赵构:没有什么命令是朕不能收回的, 如果有,那就多下几次收回的命令。

【最后还是李纲背负了所有,每一个想跑的赵家人都得他来劝。】

视频里,听说赵构要“巡幸”东南的李纲再次急匆匆地跑来上谏。

李纲:赵家人别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跑了!

“难兄”赵桓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的“难弟”:终于有人能体会到朕当初的苦楚了。

于谦长叹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