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诗歌 盛唐(1 / 7)

>

自上阳宫正殿退出之后, 狄仁杰立命侍从驾驶马车,驰入夏官侍郎凤阁舍人李昭德的府邸,递上拜帖请求一见。

两人都是复唐派的柱石, 彼此之间声息相通遥为呼应, 虽然相隔千里万里,却是神交已久的老友。而今盟友到访, 李昭德自然倒屐相迎。但迎入正厅后寒暄不过数句, 狄仁杰便请屏退随从, 而后向李昭德出示了一份帛书。

纵使李昭德沉稳老练,接过帛书仍不由大吃一惊——绢帛上墨迹淋漓言辞激切, 字字句句却都指斥的是周兴来俊臣贪墨误国残刑害命肆行非法等种种大逆不道的举止,而且条分缕析证据详密,真正是有理有据严丝合缝, 足以将周兴来俊臣打得万劫不能超生!

李昭德细细读过这份致命的文章,终于看到了落款:

【臣, 太平公主李,谨上】

李昭德:……

“这是太平公主所书?”

他扬一扬绢帛, 口中分明是普普通通的疑问,却莫名能听出一股无以言喻的诧异。

——太平公主写得出来这样罗织严密面面俱到的奏疏?再说了, 这份弹章词藻华美典雅而又蕴藉风流, 但论文采也是一篇顶级的文章, 这能是太平公主写的?

我怎么不信呢?

狄仁杰叹了口气:

“……这是上官才人命笔的。”

李昭德还是盯着他。

“……好吧,老夫也参谋了一二。”

李昭德嘴唇微微抽搐:外朝宰相怎么会与宫中的女官搅和在一起?其后必然有皇帝的默许,搞不好圣人还亲自干预了文章的措辞。

所以这该叫什么?太平公主与狄相公上官氏武皇加起来能威震整个朝堂,我们四人真是嘎嘎乱杀?

李昭德无声吁气,开始从头细读这封弹劾周兴来俊臣的帛书。既然帛书中隐约有皇帝的影子,那么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份成文的敕旨, 所欠缺者唯有草诏用玺的流程而已。

但再次细读之后,李昭德却不由皱起了眉头:即使弹劾的奏疏本就激切夸张危言耸听,这份帛书也未免有些太为过分了,若以上面罗列的罪名而论,那么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抄家灭族不算,恐怕还要有更大的波澜——

“……彼等肆行无忌,竟掠卖人口,潜置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