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哥嫡福晋66(1 / 3)

太子和大阿哥积极的行善积德做好事,使得民间的百姓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他们的日子比之前好过了很多。

在百姓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私塾或者武馆,拥有了读书识字和习武的机会之后,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盼头,心里对太子和大阿哥等人感激涕零。

康熙得知太子和大阿哥在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好,他们还打算在各地开办私塾和武馆,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时,康熙心里有了种浓浓的危机感。

他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太子和大阿哥还正值壮年,太子处理政事的能力很强,大阿哥带兵打仗很有经验,他们身后都有着一大批支持他们的官员,已经带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们因为做善事救济百姓,一下子收拢了很多民心,在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好。

这些天,民间到处都在说他们的事情,反而他这个皇帝提的不多,这让他心里很不爽。

他除鳌拜、平三藩、**、驱逐沙俄、亲征准格尔、修治漕运、废除匠籍等等,他身上的政绩数都数不过来。

胤礽和老大他们不过是开了私塾和武馆而已,在他的这些政绩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凭什么百姓们都说他们好,反而很少提及他这个皇帝?

其实,百姓们对康熙还是很敬畏爱戴的,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皇帝,只是他们害怕说错话,也知道多说多错的道理,所以很少提到康熙。ъìQυGΕtV.net

这几年来,康熙开始兴文字狱了。

从兴文字狱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位官员因为说错话或者品鉴了几首诗,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从而被抄家流放。

百姓们看到那些人的下场之后,心里都有些害怕和畏惧,哪里还敢议论康熙的事情?

万一他们不小心说错了话,被下大狱了怎么办?他们一辈子岂不是就完了?

秉承着这种心思,百姓们平日里很少提及康熙这个皇帝,甚至都不会提及朝廷的政事。

他们平日里也只是关注一些八卦消息,议论一些和政事无关的事情。

在百姓们看来,太子和大阿哥他们在民间行善,和朝政一点关系都没有,再加上他们也没有说皇子的坏话,所以心里没有那么多顾虑。

所以就造成了,百姓们都在夸赞太子和大阿哥,却很少提及康熙的情况。

康熙不知道百姓们的想法,所以在听到百姓们都在夸太子和大阿哥,很好提及他这个皇帝,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