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何惧嗤笑,藏兵于辽(2 / 9)

断地朝着锻造工坊输送钢铁等物。

而锻造工坊则以朱家耗费无数财力物力网罗来的数千名铁匠为基。

源源不断地将那冰冷的钢铁粗胚锻造成一柄柄闪烁着无尽寒光的雁翎刀以及长枪、箭簇等杀伐利器。

再过去的数月时间里。

锻造工坊已然为王大营输送了五千余柄雁翎刀、千余柄斩马刀、近万把长枪枪头、以及六万余箭簇。

也正因此。

冶炼工坊与锻造工坊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继战马之后的第二大吞金窟。

小阴山盐矿以及下洛城药玉工坊所疯狂赚取的金银财物中。

超八成消融于这两大吞金窟中。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望着朱宗廷呈上的厚重账册,微微一顿。

数息后。

许奕略作定神,自朱宗廷手中接过那略显厚重的账册。

随着许奕手掌微动。

略显厚重的账册瞬间于许奕手中轻轻跳动起来。

与此同时。

一个又一个熟悉的数字不断地跳跃至许奕眼中。

这一刻。

许奕心中微感庆幸。

当初若不是其将基础数学之法于长安城内全面推广。

想来现如今的他定然需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账册一事。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许奕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句,随即再度将心神全部寄于厚重账册之中。

片刻后。

许奕眉头微不可查地轻皱一瞬。

随即放下手中账册,抬头看向正襟端坐于客座之上的朱宗廷。

“以宗廷之见,现存铁矿石还可用多久?”

许奕满脸严肃地出言询问道。

自冶炼工坊成立以来,铁矿石短缺的问题便一直存在。

许奕离京就藩时虽通过种种手段弄来了些许铁矿。

但其名下铁矿终究数量有限,开采、运输等事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

自是无法满足冶炼工坊内那百余座如洪荒勐兽般的新型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