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四合院归属问题(1 / 4)

>

清明节前赵青青和丁振龙一起回了老家,要给祖宗上坟,爸妈还想探望外公外婆。

不管当初舅舅他们怎么对待妈**,妈妈还是割舍不掉这份亲情,虽说逢年过节都会给婶子寄钱,让她帮忙给外公外婆送过去,但今年如果爸妈亲自探望,那还是不一样的。

铺子没有完全的关,只卖中午一顿饭,是已经上手的江妮做的,每天只做一百份儿的量,卖完为止。

小料什么的都是赵青青提前调制好的,谭悦也会做,丁薇这段时间也回家帮忙,江妮要做的就是把面煮熟,浇上卤子就行了,所以不算困难,孩子有两位阿姨帮忙照料,时不时过去喂下奶即可。

本来赵青青是想让江妮坐满一百天的月子,可是江妮身体底子太好了,出了四十五天就已经没什么大事儿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赵青青就答应她过去帮忙。???..Com

到底是穷人家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干活,行事干净利索的江妮只是在店里面帮了几天忙,就让赵青青赞不绝口,太麻利了,记忆力也好,不管是算账还是前面招呼客人,她都非常拿手,虽然说话还带着乡音,但也没谁去笑话她,因为这年代普通话还没被广泛应用,说家乡话的人多了去了。

五十年代初期甚至追溯到清朝时期,普通话就被定性为国语,但能用的上这种语言的人还是小众,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不会普通话也没有什么稀罕的,尽管它推广时候不短,将近百十年,可真正能将普通话说好的,还是城市的那一批人。

丁薇平时在家也说家乡话,因为大家都说,她要是不说,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做生意,还是用普通话比较好,好在豫言也是最早的官方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为了让方言在京片被更多人接受,丁薇也会时不时的纠正他们的发音,即使说不完整,至少也要说一些当地人能听懂的语言。

不管什么时候,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城里人歧视乡下人都成了一种常态。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房子是丁振龙家买的,都以为他们是租的,所以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优越感,丁家人也不解释,甚至还有人拿租房子这事儿对他们家连番轰炸。

因为都很好奇,就一农村人,怎么能做到将这么大的房子拿下的,即便是个租,一般人也租不到整套院子,他们家人也不算多啊,用得着租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