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收益可观(1 / 3)

计程车司机老老实实地将陈建国送到家门口,结了车费,陈建国便上前按门铃,

回到自己家还要按门铃,也算是罕见了吧。

很快便有佣人出来开门,还不等走近,远远地看见是陈建国,便一声大喊,“马先生回家了。”

随后她便急匆匆跑过来开门,

大门刚打开,便赶紧鞠躬问候,“先生好。”

然后又双手接过他手里的包。

这时屋里又涌出来十几个人,在管家的带领下站成两排,齐声恭迎,“先生好。”

本来按照香港大家族的规矩,他们要喊“老爷”或者“少爷”,不过陈建国实在听不习惯,他们便改口叫“先生”。

说到佣人,后世很多人都知道香港中产阶级喜欢用“菲佣”,在香港生活着二十几万的“菲佣”,成为香港“佣人文化”的中坚力量,x33

但是在香港豪门眼里,只有小门小户才会用“菲佣”,真正的大户人家都是养着一群本地佣人,尤其是穿着白衣黑裤布鞋、脑后留着一条大辫子的“自梳女”,几乎成了底蕴的象征,

“自梳女”是很特殊的一类佣人,甚至可以算半个主人,教育、惩戒子女都是日常小事,当家主不在的时候,她们还可以代为招待客人,

最早的时候,大约是晚清时期,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当时珠三角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也都与顺德差不多,

但是后来受到国外先进纺织业的冲击,珠三角蚕丝业衰落,自梳女无以维生,一部分流浪去了南洋,另一部分人便去香港当“自梳住家女佣”,即“妈姐”,

由于港英当局的原因,香港几乎完整保留了当年清朝的习俗,当地豪门大族便接纳这些女佣,又因为“自梳女佣”终身不嫁、与主家绑为一体,从来没有一例背叛的例子,便深受信任,与主家兴衰与共,

而她们得到的回报,便是主家的终身供养,哪怕去世之后,主家的后辈也要像对待母亲或姐姐一样,为其披麻戴孝,这就是“妈姐”的含义。

后来很多人也就忘了最初“自梳女”的来历,直接将“自梳女”等同于“自梳女佣”。

不过,霍先生帮陈建国安排的这批佣人,却没有一位“自梳女”,

如果早二十年还有可能,那时候香港经济还没起飞,不少女性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