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套路深(2 / 3)

一顿饭的功夫,酒店的律师已经拟好两份合同,一份代理出版合同,一份版权代理合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建国已经不是作家,而是类似金庸的出版商老板身份,

在香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黄玉郎就创办了玉郎集团,一个漫画、一个小说,在文化产业与金庸平分秋色,

像他们这样的作家也有过不少,但大部分都失败了,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只是小打小闹,自己开个出版公司,和陈建国一样,委托印刷、委托发行,稍微多赚点钱,却也要承受商业经营的风险,

跟那些人不同,陈建国没想搞什么文化产业,就是借用这种商业模式,赚两笔快钱罢了。

请假一个月,第一天到广州,第二天到香港,今天是第三天,

这一天,他写了5万字的小说,谈了一个合作伙伴,接下来,便等钱到账。

第四天,

香港的读者发现《真报》刊登了一篇新小说,而且在头版做了宣传介绍,在底版刊登正文,

第一章1万5千字,便将所有注意到这篇小说的读者吸引住,不到下午,当天的《真报》便销售一空,“陈真”这个名字,迅速在香港民众口中流传,

接下来两天,《真报》销量日渐走高,整个香港喜欢看小说的人都注意到了《精武门》,当他们看到日本空手道馆派人送来一块写有“东亚病夫”的牌匾,并扬言挑战整个中华武术界,陈真因大师兄的阻拦而没有出手,日本人走后,陈真只身来到空手道馆,……x33

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无数人心里痒痒的,都在想陈真去空手道馆会怎么样,难道是想一个人单挑他们全部?都说双拳难敌四手,他一个人怎么打得过?天呐,好心急!

等第二天的报纸出来,急着看下一章的读者纷纷涌到报社,扔下钱便抢走一份报纸,随后也不走远,便站在一旁翻看,

可到翻到底版,却是一篇新的武侠小说,老土的名字老套的开局,如果是几天前,他们还能勉强下咽,但看过陈建国用网文套路写的《精武门》之后,顿时味同嚼蜡,赶紧翻开报纸找下一章,

但翻完所有版面,都没有找到那熟悉的三个大字,不禁冲到报摊前质问老板,“为什么今天的报纸没有《精武门》?”

这话一出,其他买了报纸的人也赶紧冲过来,

老板一边慢条斯理地数着钱,一边感叹今天的《真报》还是拿少了,见到人群都涌过来,他也不害怕,扯着嗓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