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放榜(2 / 3)

当然不是他自己主动,他还没这么闲,都是棉纺厂的熟人上门来请,不好驳了面子,只能客串几天摄影师。

这东西不拿出来也就罢了,只要一出现在外人面前,便迅速被人知道,

去照相馆照一张要花几毛钱,但请陈建国照,只需要给点材料费就行,于是平时舍不得照相的一些熟人,便都争相请他过去照相,

也幸好请他的人不算特别多,在拍掉十个胶卷之后,总算清静下来。

还有全家回陈家湾拜年的时候,也给村里的男女老少,以及在陈家湾劳动培训的运动员们也拍了一些,

美其名曰,记录劳动、记录美,

运动员们本来还扭扭捏捏,不太情愿拍照,但听到他这句话,便态度转变,大大方方地让他拍自己劳动的场景。

或许几十年后,陈建国拍的这些照片,也会出现在某些博物馆或收藏家的藏品中,这也是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大事件呐!

过完年,已经是1964年2月下旬,再过几个月,他就要上高中了,

到时候,陈瑛要迈入三年级,王巧巧要上初中,就连58年出生的陈建军,也即将迈入小学的校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x33

一转眼,小家伙们都长大了。

这个时候,经过三个月的奋战,甘家村公社水库终于成功建成,

随后便是发电机安装调试,

等到四月份,小县城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座水电站,

徐书记亲自主持,在水电站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并邀请地委、省里的领导过来参加,

能请到地委领导实属正常,但能请到省里的领导,就不得不说与陈建国有关,

如果不是他的那首歌,让各级日报将这个水电站吹捧成为献礼工程,省里的领导才不会跑到这里来参加一个水电站的落成典礼,

要不然下面随便一个县里有什么工程,都请他们去怎么办?!

但是有了那首歌,这个工程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过来,

随着徐书记亲自合闸,源源不断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送到县城,从这一天起,小县城终于全天候都有了电,

这是小县城今年第一等的大事,

却不是最大的大事,

在今年,全国各地的首要大事,便是庆祝建国十五周年!

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有另外一件大事,也同等重要。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