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交际(1 / 3)

是什么样的大领导,没人跟陈建国说,他便也无从得知,

甚至就连打听的想法都没有,x33

既然人家领导没有出面,就一定有他的用意,自己还是不要没事找事,平添许多变数,现在这样把他挂起来瞻仰,就够让他胆战心惊的,要是再跟某个大领导扯上关系,万一要是几年后领导也倒霉了牵连到他怎么办?

所以,一动不如一静,做个乖宝宝便好!

在招待所安安稳稳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午,陈建国又被作协叫过去参加座谈会,

其实还是交流会,只不过昨天的交流会有许多单位参加,一群人在下面问,一个人在台上答,作协的很多人都没机会发言,于是就组织了今天两场小规模的,

对,交流会有两场,上午是作协,下午是文联,都是自己人,也算是一点小小的内部便利。

不过,等陈建国到了会场才知道,名义上是交流会,似乎更像是非正式的茶话会,或者说是联谊会,

作协会员来源有点复杂,有的是职业作家,每天就关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会对着稿纸码字,因为职业所以高产,虽说收入比不上老舍先生、巴金先生那些大文豪,却也远超普通工人,自然没必要上班,

其中有一部分,功成名就以后,就可以到各级作协任职,这也是作协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所以在作协当领导,都是有作品在身的。

除了这些人,还有另外一类,算是兼职作家,

就是本身有一份正当职业,要么是某个单位的领导,要么是工厂的工人,或者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

只要能写出几篇上了档次的文章,尤其是能写一本还算优秀的中长篇小说,便能稳稳当当加入作协,其中优秀的便可以被推荐进入省作协,乃至全国作协。

所以今天的联谊会上,除了作协内部的人,还有部分本职工作在其他单位的会员。

对陈建国来说,这就等于是扩大交际圈了,

比如说现在,廖**跟陈建国介绍,“这位是省城大学著名的翻译家麦云虹先生,曾经在法国留学,在欧洲多个国家学习生活过,新中国成立以后,麦先生毅然回国,立志为祖国培养外语人才和翻译西方著作,

麦先生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还会说俄语,现在已经翻译过十几本西方文学作品,是我省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

作协规定,“凡赞成本会章程,发表或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文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