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宝藏(1 / 3)

构思好题材,再拟定大纲,充实细纲之后,陈建国便开始动笔。

写《闪闪的红星》的时候,他是以电影为参照,将影视作品文字化,但由于是第一次写中篇小说,一度磕磕绊绊,费了好长时间才写完,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现在虽说是在写原创作品,但似乎反而更简单一些。

直接拿《红雨》的大纲做参考,再结合小县城鱼米之乡的实际情况,陈建国将题材选定为农业,讲述的是一个立志种出巨稻、养出大鱼的少年,投身农业技术普及的故事。

为了规避这几年的“跑步前进”,他直接将故事背景放到建国初期,通过建国前后农业收成的鲜明对比,展现建国后小县城农业发展的成果,……。

如此洋洋洒洒,到四月中旬的时候,他便完成了这篇长达20万字的“鸿篇巨作”。

咳咳,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灌水了。

写《闪闪的红星》有电影版剧情约束着,加上第一次写中篇,他才勉强写了不到12万字,

但这次是自由发挥,又有了经验,他拟好提纲之后,便开始猛烈地灌水,

当然,不能灌白开水,必须是有点营养的,否则编辑那里通不过啊,

这时候“三个突出”和“三个衬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十分剧情中,只有三分是在写主角,另外的七分,有三分是忆苦思甜,有两分是正面人物,还有两分必须是反面人物,

由反面衬托正面、正面衬托主角,最终突出了主角一心为公的伟大形象。

这么综合一下,便显得灌水不那么突兀,反而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创作要求格外吻合,

做饭都要双蒸双煮,一斤米要做出五斤饭来,相比之下,他这点水份算得了什么。

如此一来,陈建国自然毫不客气,洋洋洒洒地灌了一半的营养液。

拿毛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必须是营养液!

当陈建国写完新书,4月7日,星期4,最新一期的少年报,终于出完了《闪闪的红星》大结局,

跟随报纸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大袋读者来信。

不过和之前由少年报社转寄过来的不同,少年报征求过陈建国的意见之后,在后来的增刊上公布了陈建国的联系地址,其实就是县里的邮局,

所以现在的读者来信,都是直接寄到邮局,为此邮局特意给陈建国开了一个专用邮箱,凑齐一袋子就送一次信,现在这些,都是读者从全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