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集邮(1 / 3)

陈建国很早就开始集邮了。

应该是从1956年开始的吧,那时候他拿着自己的零花钱,跑到邮局去买邮票,当时人家还不卖给他,担心他是拿了家里的钱出来乱花,再说一个才7岁的小孩儿写什么信啊,

没办法,他只能拉着奶奶去了一次邮局,跟邮局的人说清楚,他才能放开手去买,也是从那次以后,邮局的人差不多都能认识他,也知道这是民兵连陈连长家的孙子,

算起来的话,成名还在发表文章之前。

可是这么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少好邮票呢,无非都是些发行量最大、最普通的邮票,

这类邮票其实没有太高的收藏价值,

即便这样,陈建国也是整版整版的买,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集邮太赚钱了,比什么藏品都强,

就这个年代的邮票,不提那些珍品、错版,就普通的那种,现在一张4分钱的邮票,等到30年后,也就是1990年左右,翻个几十倍也是轻轻松松,

其实也没多少,就是几块钱一张而已,

30年几十倍上百倍的回报率,这不比存银行强得多,

那要是珍品、错版呢?

68年印制的《一片红》,还没发行就被收回,面值8分,起拍价1000万。同样在68年印制的《黑题词》,面值8分,起拍价500万,

还有53年发行过的《蓝军邮》,本来是为了纪念第5届世界学生大会、却因大会临时改名为“国际学联第5届代表大会”的《世学五代》,56年发行的《**放光芒》,起拍价都在百万以上。

入手简单,增值率高,还不像古董、字画之类的东西惹眼,邮票也算是最合适陈建国收集的藏品。x33

不过,必须是80年代以前的邮票才行,80年代以后的邮票又是另外一个行情了,

便宜的两三毛钱一张,贵的也才几百块,跟之前的不是一个档次,

除非是猴票那种既有纪念价值、又有艺术价值、数量还不多的珍品,才能炒得起价格来。

怀着淘金的心情,陈建国一封封地检查这些来信,遇到好的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在桌子上分类放好,

普通的就不揭,得了少年报寄来的稿费,又和地委红星出版社做了约定,完全可以预见,在今年之内,他便能完成万元户的成就,没必要为了一点小钱钱破坏所有读者来信的完整性,

只有看到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