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采风(2 / 3)

,报道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上都集中在今年的几大热点事件上面,

无非就是换个时间、地点、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重复一遍,

如此,

只需要围绕热点话题,然后……

陈建国觉得,为了让自己的创作有理有据,或许应该出去采风?!

然后他就出现在了稻田里!

……

就在今年,中央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重大方针,号召全党全国大力支农,为坚决响应党的召唤,各地各单位都积极投入支农任务。

而关于江南的农业,再没有什么比“双抢”更重要的时刻。

为了“双抢”,全县工厂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前提下,停工三天,全体工人去帮助农民收割早稻,抢种晚稻。

而这些工人如何组织起来,却是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便是民兵团,不对,是民兵师出**时候到了!

在接到地委组建民兵师的命令之后,陈善平和曹保义立刻行动,统计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的居民情况,剔除掉不合格的,比如年纪太大或太小,以及出身不符合条件的人,将剩下的人全部组织起来,上到50下到16,一个不落全部编民为兵,

只用了短短7天,就竖起了小县城民兵师的旗帜,

这也是全省第一支民兵师。

民兵师成立后,第一件工作,就是帮助农村进行“双抢”。

鉴于现在的农村形势,各个公社自己就有相当大的组织能力,所以基层的民兵组织,也就是隶属于公社的那些民兵,便就地听从公社的统一安排,可以不被征召,

但镇上和县里的非农居民,就需要全部按照编制集合,再根据各个公社的劳动力情况,将人分派下去,帮助抢收抢种。

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红星棉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接到了返校的通知。

学校大操场上,马校长站在旗台上,手里拿着铁皮喇叭,用富有节奏的声音说道,

“同学们,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支农,虽然你们是小学生,但是也不能自甘落后,我们不能收割稻谷,但是可以捡稻穗,我们不能晒谷车谷,但是可以守谷扫谷,

双抢不过立秋关,拼死拼活抢着干。上午是黄稻,下午见青苗。

我们要为国家的粮食丰收尽一份力,现在命令,按照班级为单位,全体都有,出发!”x33

然后,教高小主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