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运气好(2 / 3)

梅映雪一边狂奔,一边在大声哭喊,“管涌啦,管涌啦,……”

这一下,几乎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不需要任何人指挥,所有男女老少纷纷往自己家里冲,有离得近的,出来时手里已经拿着锄头、铁锹、扁担、箢箕等工具,

卢大队长则迅速往那边跑去,等汇合后,一把扶住差点摔倒的梅映雪,快声问道,“哪里有管涌?”

梅映雪顾不得喘气,便往管涌的方向一指,“卢十四叔家的菜地里。”

卢大队长当即撒腿就往那边跑。

村民们都动了起来,民兵连的人自然不会闲着,

对于抗洪抢险,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民兵都不陌生,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哪怕这支民兵连的战士很多都是在县城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但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也没少跟着民兵连上大堤抢险,x33

江南丰腴之地、鱼米之乡,给了当地人丰富物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年年不尽的水患,防洪抗灾,已经成了这个年代,甚至直到九十年代,这里所有农村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是十来岁的半大小子,大多也知道怎么看水位,怎么处理管涌。

随着陈善平一声令下,民兵连迅速集合,这时候什么枪都不好使,最有用的就是铁锹、箢箕,

民兵连里就有工兵铲,只是数量不多,没拿到工具的就帮忙挑沙土碎石,

最快的一批人已经担着沙土赶到了菜地,一看管涌的地方,已经积出一片水洼,还有浑浊的黄水混着泥浆往外冒,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当即二话不说,便将两担沙土倒在水眼上,

有了第一担,很快就有第二担,

封堵管涌光用土石还不够,这时卢大队长又安排人背来一个个装满沙土的麻袋,封堵在管涌区的周围,有的人排水,有的注浆,

陈建国站在大堤上,看着好几百人拉成一条长线,像蚂蚁搬家一样,迅速在管涌区垒砌出一个土堆,又有人牵着马拖着石碾,在土堆上来回碾压,

直到这时,这口不大不小的管涌眼才被封堵住。

管涌就是这样,刚开始时只有一点点,如果能发现得早,很快就可以封堵,要是没能及时发现,等小眼变大眼,想要彻底封堵,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时候奋战十几二十几个小时都不奇怪,

如果再大一些,涓涓细流变成喷涌而出,甚至还有土方塌陷,那就别去管什么封堵了,赶紧收拾东西逃命才是正经!

因为等到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