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过大年(2 / 3)

的边上,自己则退到一旁。

直到这时,穿着一身新军大衣的大爷爷,才背着双手,干咳一声走到桌子跟前,

他先将桌上的红纸拿出一张,对折几下,再用裁纸刀切了几刀,去掉边角料,便奇迹般地变成十几张空白对联,

一连裁掉十几张大红纸,差不多能凑出近百副对联才停下,然后将高高的一摞长条对联纸搁在左手边,正前方是笔架和墨水瓶,

这时大爷爷拿起一支毛笔,陈速羽立刻抽出两张对联纸放到他面前,x33

大爷爷沉吟两秒,沾了点墨水,便开始挥毫泼墨,

顷刻间,一副对联便写好,外公和爷爷当即拍手大喊,“好!”

一看那架势,陈建国就知道,他们就是专门捧场的。

马秀英此时已经在三间房间的窗户上牵了一根长绳,等大爷爷写好一副对联,便立刻拿走,用小夹子夹在绳子上,那小风儿吹着,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干透。

大爷爷也不管别的,只等侄子拿纸给他,他便埋头写字,然后等侄媳妇将写好的字拿走,又开始写新的,如此循环,

不一会儿,一整条绳索上,便挂满了一张张写好的对联,这些对联两张凑一起,迎着风雪飘扬,显得格外喜庆。

陈建国仰着脑袋,想看看这时候的春联,跟后来的有什么不同,便看到,

“实行新生活、改变旧河山。”

“爱国须丰产、持家在勤劳。”

“人人喜走光明路、家家欢庆幸福年。”

“多学文化多明理、不信鬼神不靠天。”

“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

时代特色相当浓厚啊!

不过,也不都是这些,也有一些传统的吉利话,

比如,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不过最多也就这样了,

像后世那什么“财源广进”、“财达三江”这样的对子,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可是,陈家只有三间房,就算算上厨房、餐厅和陈建国的小房间,也只有六间,为什么大爷爷要写这么多对联呢?

很快,答案就来了。

隔壁的几户邻居,在大爷爷开始动笔的时候,就派出代表过来守着,眼看着挂起来的对联差不多干透,他们便笑呵呵地拱手,

“陈厂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