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巧巧(2 / 3)

而王巧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新时代了,又正巧赶上批判铺张浪费,提倡的是勤劳节俭,

王大户便只希望女儿心灵手巧,便起名为王巧巧。

果然是紧跟时代!

按照王婉茹的语气,他跟王巧巧以前应该也是认识的,但是穿到这个年代三个月,他还真没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小天才,

其实这也不奇怪,他跟外公外婆也才见过两次面呢,一个不住一起的外人,不经常见面再正常不过。

今天王婉茹要带他去王家,相比这个小天才,他反而对王家大院更感兴趣,

这可是当年小县城首富王大户的家,那里面不得三进三出、雕龙画栋啊!

陈建国拉着姐姐的手,满怀着期待往前走,问都没问一句去王家干啥,

反正姐姐也不会把自己卖了,又有热闹可以看,管那么多干嘛。

……

从建设路转长江路,再在大门顶上挂着好大一颗五角星的县城电影院门口左转进了胜利大街,穿过汹涌的人潮,还偶尔跟认识的人打声招呼,

不一会儿,王婉茹便拉着陈建国进了一条幽静的小巷子。

和其他充满烟火气的小巷不同,这条小巷的最外面,一边是文教局,一边是广播站,两个大单位中间,有这么一条四米来宽的青砖小巷,恰好够一辆宽敞的马车进出,

小巷的两旁,则是单位高高的院墙,以及高大的梧桐树。

穿过这条近五十米的小巷,在巷子尽头的一丛灌木处往右一拐,顿时豁然开朗。

陈建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约莫有两百平方,堪比一个小广场的院前场坪,

和小巷用竖立的青砖铺路不同,这个场坪用的是平整的青石板,看上去朴实无华,却自有一股气派,

场坪的北边是一堵高高的青石院墙,这便是王家大院了,

王家大院坐北朝南,看院墙的长度就知道非常开阔,

在院墙东南角,有一座盖有屋檐的大门,门头上还有一块……这是海黄梨木吧?

陈建国忍不住凑近去看,只见紫赤色的木匾中夹着条条纹理清晰的金线,跟上辈子公司老板最为宝贝的一块极品海黄把件非常相似,但是这么大一整块海黄梨木,跟那小小的把件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可惜,这么好的木头,就让那两个字……,

哦,对了,这是牌匾,这是牌匾,这是人家屋门上头的牌匾。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