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砍价(2 / 3)

地嘀咕了一句,“说不定也有错别字,就是他自己没有发现!”

“得得得得得,”

刘瘸子赶紧举手求饶,“我的小祖宗哎,你不就是想少两个钱吗,行,那你说说,这个草稿本,我卖你多少钱合适?”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捡回来的,卖一本赚一本,赶紧清货了才好,要不然等合营确定下来,人家收不收这些书,自己都是赔,早清早好。

十几年前战乱,打来打去的是一片狼藉,等赶跑了小鬼子再回来,小县城的房子也差不多空了一半,这些无主之物自然就便宜了幸存者,

房子肯定是搬不走,但里面的东西能拿就拿,当然里面也没什么好东西了,就剩一些破东烂西,再就是逃难不方便带的杂物,其中又重又容易损坏的书籍自然也在其中,

刘瘸子赶得巧,正好搜罗到一个富户家里,书房还有几百本藏书,便连着人家存书的樟木箱子也一并拖了回来,

他之所以开这个旧书店,就是因为那几百本书,

可惜,当时小县城里本身读书人就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境不错的殷实人家,就算要买书,也会去王大户家开的望江书屋,不至于为了几角钱的便宜来他这里,凭白丢了面子。

而会来这里看书的,却都是更爱看传奇小说、连环画之类的市井之辈,他捡回来的那些哲学、文学、经义,谁看啊?!

于是这几大箱子书就成了他口中的镇店之宝,好歹是个噱头,真正赚钱的,还是去市里买二手书商的旧书。

结果就因为这个噱头,还真有人被吸引来看过,比如学校的张先生,对这些书就颇为赞赏,但也仅仅只是赞赏而已,要说价值其实不大,

何况人家张先生家里也不缺书,就更不会买他的,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人买,但出价都不高,刘瘸子不甘心**卖了,就一直捂着,

这一来二去的,于是这批书在刘瘸子手里就真成镇店之宝了,还一镇就是十年。

如今眼看就要公私合营,刘瘸子心里一合计,这批镇店之宝要是再不处理掉,多半就要带进棺材,成为镇棺之宝,还不如拿出来换几个小钱,好歹能吃上几顿饺子,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出。

而听到刘瘸子把皮球踢给自己,陈建国沉吟两秒,当即一指旁边的书摊,“就跟小人书一个价。”

“五分钱啊?”

刘瘸子顿时哭笑不得,“从两角还到五分,有你这么还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