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蔡琰(1 / 3)

两方交战,胜负并非单纯的兵力堆叠,还有很多外在因素。

但是张邈不通兵事,过惯了养尊处优的太守日子,被郭嘉话头一引,自然更容易关注到和自己有关的不利消息。

郭嘉也不点破,反而道辞:

“既然府君已经知晓将要到来的隐患,那嘉便先行告退了。”

郭嘉来之前先去找了张邈经常光顾的女闾里的妇人,对方说张邈很吃欲迎还拒这一套,今天看来所言不虚。

见郭嘉起身要走,张邈连忙叫住:

“先生留步,不知先生家住何处?我好叫家仆送些谢礼上门。”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非也,这对先生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却是关乎性命的大事,还请先生一定要告诉我。”

张邈拉住郭嘉的袖子

郭嘉来路不明,虽然话说的有点道理,但是他也不可能因为一面之词就轻信他,还是得查清来历和弟弟商量后再下定论。

“我如今暂居友人家中,友人是圉县蔡氏子弟蔡睦蔡子笃,子笃喜静,还请府君不要派家仆上门。

不然嘉本是外客,还要叨扰主人,实在是罪过。”

刘安一开始本来想让郭嘉住在陈留高氏,但是想到如今和高氏有关的诸侯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袁绍。x33

无论哪一个都在张邈的雷点蹦跶,于是便修书一封寄去了蔡氏。

陈留蔡氏是陈留名门,也是蔡邕出身的家族。

当初蔡邕死后,只留下妻子赵五娘和年幼的儿子蔡培。

(历史上写了蔡邕有一个孙子蔡袭,所以应该有个小儿子)

但是幼子太小,担心蔡邕绝后,蔡邕的叔父蔡质便将自己已经成年的嫡孙蔡睦过继给蔡邕做孙子。

因长安那边时常派人劫掠陈留颍川这一带,陈留虽然没有颍川受灾那么严重。

但是因为蔡邕之死,为了避祸,蔡氏还是打算举族搬到陈留最东处的考县。

相比来说那里更安全,而且也没有丢失他们蔡氏在陈留的影响力。

蔡睦本来打算劝说赵五娘带着儿子跟着他们一起搬去考城,但是赵五娘不肯,后来蔡琰从卫氏回来,也跟其母一同坚持在圉县看守老宅。

蔡睦没办法,这些人都是他的长辈,劝不动也只能任由其留下,自己便时常过来照看。

而刘安虽然多年未曾和蔡氏通信,但当初蔡邕给他取字,这份关系是断不掉的,更何况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