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联姻(1 / 3)

话说当初袁绍败逃魏郡,兵力不足,又军心溃散,只得暂时驻扎在魏县。

与驻扎在平阳城、武城将邺城包围的张杨一行人遥遥对峙。

为了补充兵力并且尽早救援邺城,袁绍手书一封求援曹操,欲借曹操之力助自己夺回邺城。

曹操当然不愿意,先不说他都还没把袁术彻底赶跑,哪有那个时间精力去支援袁绍。

他又不是舍己为人的慈善家。

更何况如今他虽然表面上和袁绍是盟友,但是他心里已经将袁绍视作为未来的敌人。

没有谁比自幼和袁绍交好的他更明白四世三公的影响力,所以曹操打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

因此曹操欲以兖州战事未平为由拒绝袁绍的请求。x33

曹操以此事询问陈宫。

陈宫是东郡人,当初曹操担任东郡太守的时候,为拉拢东郡豪族,便任命陈宫为自己的主簿。

本是无心之举,但后来陈宫展露出非同常人的才能,更是在刘岱死后说服其他郡守接受曹操为兖州刺史。

这让缺少谋主的曹操欣喜若狂,当即任命其为别驾,作为自己的心腹。

陈宫也不负所望的在曹操对抗袁术的时候把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因此曹操也很信任他。

曹操本以为陈宫会和他看法一致、

但是没想到陈宫却强烈反对,坚持要去救援袁绍。

“明公,我们和袁使君的关系就像是大树的主干和旁支,只有袁使君强盛,我们才能不断借助其声望茁壮自身。

一旦袁使君彻底失利,那明公的处境就危险了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呀?”

这话没毛病,甚至很有道理,但却曹操心里有些不舒服。

陈宫的意思不就是说他是宦官之后,名声比不上士人领袖袁绍,只能在袁绍的羽翼下苟着发育吗?

他承认他现在确实有借助袁绍的地方,但将他曹**作附在袁绍身上的皮毛是不是有些轻视他了呢?

用唇亡齿寒之类的词不行吗?

你真的有把我视作为主公吗?

曹操对陈宫产生了一些猜疑。

再想到陈宫平日里劝自己要多学习袁绍对世家的优待,不要苛责世家的言语。

曹操眯起眼睛。

公台,你到底是忠于我,还是只将我视作为世家的狗呢?

如果有一天我和世家起了冲突,你会站在谁的一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