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长安事3(1 / 3)

郿坞是当初董卓回到长安后在郿县修筑的坞堡,也叫“万岁坞”。

由此名,便能看出董卓的不臣之心。

郿坞外墙高度和厚度都是七丈,相当于五层楼,规格与长安城一样。

坞中藏有大量董卓掠夺来的金银珠宝,还储藏了三十年都吃不完的粮食。

这是董卓给自己留的后路,他曾说:“如果大事可成,则雄据天下;如果事不成,守着郿坞也足以终老。”

不过郿坞离长安有260余汉里,这时候没有智能手机,董卓也不可能在郿坞遥控朝廷。

所以董卓在长安城外驻扎有军队,平时都是在军营里住的。

董卓自己也知道自己招人恨,所以每次离开军营,除了吕布,往往弟弟董旻、侄子董璜也会随行,给予董卓极致的安全感。

现在因为要和西凉的韩遂、马腾等人商议结盟一事,董旻、董璜便屯兵郿坞,对韩马二人进行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虽然董旻、董璜不在,董卓身边也有不少亲卫,哪里是那么好杀的。

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事。

他吕布再神勇,也没办法在马下凭借一个人大战二、三十凉州精锐。

王允却笑了,意味不明的说:

“董卓身边有再多亲卫都无所谓,毕竟这些亲卫可进不了宫中。”

宫中?!

吕布心里一个激灵,语气也变得柔和不少。

“子师的意思,莫非这里面有那位插手?”

吕布说着用手向上指了指。

王允不说话,点了点头。

吕布骇然。

这里面竟还有那位才十一的天子的手笔。

那这段时间天子的病,或许也是有意为之。

想他吕布十一的时候还在玩泥巴。

真该说,不愧是天子吗?

如此年少便已经初显不凡。

不过若是王允背后站的是天子,那吕布可就得再斟酌斟酌了。

毕竟太师再大,也大不过天去。

在年少聪颖不凡的天子和年老昏庸残暴的董卓面前,吕布心里的天平渐渐偏移。

见吕布神情有异,王允知道吕布已然心动,便开始给出自己的价码。

升任将军,封县侯,共掌朝政。

“一旦事成,奉先可与我共掌朝政,同为并州人,难不成我还会害奉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