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孟津兵败(1 / 3)

“将军莫慌,那王匡外厉内荏,必不能成事。”

平津都尉贾诩不紧不慢地说着,脸上没有半点慌乱。

牛辅闻言,疑惑问道:

“文和先生可曾见过那王匡?”

“未曾。”

“那先生怎知那王匡外厉内荏?”

“诩之前听闻那王匡屡屡请求带兵出战,可见其出兵之急迫,此乃外厉。

可即使如此急切,仍然要等到袁绍与之合兵才敢出兵,可见其胆虚,此乃内荏。”

牛辅一想,确实如此。

那王匡就是嘴上叫的凶,实际上比谁都胆小,跟纸老虎似的。

可纸老虎带着三万兵,也变成真老虎了!

他们这边的兵力只有万余呀!

于是牛辅看向贾诩,眼神热切。

“先生定有妙计,还请先生教我!”

贾诩淡然一笑。

“将军过誉,不过诩确有一计可破敌军。x33

依我来看,吾等只需派疑兵在平阴津故作要攻打河阳津,那王匡心生惧意必然调回韩浩死守河岸。

届时吾等从小平津渡河绕后便可一举攻破。

河阳津失守,孟津关兵力空虚,又缺乏资粮,便只能固守待援,而无力发动进攻。”

(津指渡口,往往以旁边的县城命名。

黄河从左到右流经的顺序是平阴津、河阳津、小平津、孟津。)

“妙呀!妙呀!先生这叫…打东来西?”

牛辅正想夸赞,却发现自己想不起来那个词怎么说了。

贾诩早已习惯,说道:

“声东击西。”

“没错!就是声东击西!就这么办!”

三月十五,王匡手下的斥候如往日一般巡视营地四周,却发现一向平静的黄河南岸出现了缕缕炊烟。

有敌军驻扎在对岸!

士卒赶紧将消息上报给王匡。

王匡并未惊慌,先问道:

“王校尉,河对岸大约驻扎有多少敌军?驻扎在何处?”

王禾是王匡从家族里带来的小辈,是王匡的亲信,今早便是他巡视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王禾根据炊烟的数量估计。

“回府君,约莫有八千人,驻扎在平阴县附近。”

八千人?这是敌军主力啊!

王匡慌了,他已经让韩浩带着大部分兵力驻扎到孟津,河阳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