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董卓的逆袭1(1 / 3)

时间回到董卓刚刚废帝的时候,董卓知道,现在的他处境很危险。

自己手底下忠心耿耿的三千精锐不在雒阳,雒阳的士卒看似属于自己,实际上属于背后的袁隗。

不仅手里没兵,而且因为废立之事士人也都仇视自己。

所以,一旦他做完最后一件事——诛杀何太后何辩、以及何氏一族后,袁隗就会把他踢出局。

这是一个死局。

面对袁隗的催促,董卓先杀死了何太后来表示自己对袁隗的忠心。x33

当然也有这妇人太聪明又身居高位的原因。

这会是董卓掌权的极大阻碍。

而刘辩太懦弱,不能成事又身份紧要,可以留下来吊着袁隗,让袁隗不至于提前对自己下手。

新帝初立,袁隗需要肃清朝野,清除一些反对的声音。

这样得罪人的脏活当然不能由袁氏出头,袁隗又想到了董卓。

反正也是一把废刀,那就在被扔掉之前再废物利用一下吧。

董卓表面上佯装不情愿。

我在雒阳没有自己的势力,现在名声也不好,拿什么来帮你办事呢?

袁隗一想也有道理,司空主管四方水土建设,职位高但是实权低,确实不好办事。

于是,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太尉是秦汉的最高武职,权力很大,甚至有一部分丞相的职权,所以多为临时设置,而且经常换人。

不过太尉不能直接自己调动军队,得通过带兵的将军来一级级调动。

袁隗之所以肯给董卓这么大的权力,也是因为董卓手里的兵是自己的。

没有自己的许可,那些将军是不会听董卓的命令的。

董卓也清楚,于是升任太尉后,他就以手下的将军不好调动为由把自己的兵调进雒阳。

袁隗也没阻止,董卓才三千士卒,他掌握的士卒可是过万。

优势在我,不慌。

再说了,把董卓逼得太紧,到时候鱼死网破怎么办?

董卓一个边郡武夫死不足惜,坏了袁氏名声就不好了。

自此,董卓开始一步一步蚕食袁隗的势力。

军事上,董卓打算先把那些带兵的将领策反。

身为武夫,他最知道这些武夫需要什么。

这样的优势是袁隗所没有的。

眼下,董卓手下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