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婚(1 / 3)

过了年,就是熹平六年,177年。

今年刘安虚岁15,本来刘常因为他年龄尚小打算送他去太学游学,结交一些好友,但是被刘基来信制止了,说今年恐有大事发生,最好明年再去。

其实就是宋皇后的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刘基等人都预感可能离废后也不远了,因此忙着切割不敢露头。

可能是中山刘氏识趣的行为让张纯和甄氏满意了,之前的打压仿佛不存在,中山又恢复到以前和谐的状态。

这个时候,刘基自然不愿意刘安到雒阳,经过之前的事,刘安已经带上了中山刘氏的标签,万一被有心人卷入到**斗争中,那就全完了。

刘常也不想儿子去趟这趟浑水,便决定今年让刘平带着刘安学习一下如何处理政务,顺便把刘安的婚事解决了。

因此刘安跟着阿母来到河间献县,去往董氏族地。

为了给董氏一个好印象,卢氏来之前特意用自己嫁妆中的蜀锦给刘安做了一身锦袍。

浅绿的锦袍上绣着兰草的花纹,配上蜀锦特有光泽,显得既风雅又奢华。

刘安头戴白色的缣巾,身着锦袍,外披绣竹外衣,腰佩白玉环,面容俊朗出尘,身姿清冽,宛如痩雪傲梅,实是时人最为追捧的文士模样。

卢氏一瞧,满心欢喜。

这般好面容好风姿,哪还有相看不上的道理?

宴席上,董和看着自己的未来女婿,心中也是颇为中意,当即笑着说:

“六郎难得做客,让文轩带汝在梅园逛逛吧。”

“唯。”董承不情不愿的答应。

文轩是董和之子董承的字。

董和是董太后的弟弟,但是关系不算太亲近,加之之前见到了兄长狱中惨死的结局,于是一直闲赋在家。

董和知道很多人背后看不上他,觉得他身为当今天子的舅舅却不懂得把握机会,给自己和家人弄个官当,实在是不可理喻。

董和只能笑笑。

这些人不懂,有些人光活着就已经很累了。

董和心知刘宏对外戚的忌惮,一直保持低调,才能平平安安的活到现在,怎么敢当官?

当官吗?当了会死的那种。

正是因为董和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才会选择刘安。

出身不高不会踩雷、品性俱佳女儿也幸福。x33

但他儿子董承显然不明白,那双眼睛里满满的都是野心,可这种事他又不好明说,因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