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新大殿与办公楼设计(1 / 6)

大明1805 王子虚 2188 字 10个月前

大明中央衙署的新办公楼,这是目前朝廷上最重要的工程项目。

直接负责人当然是大明的建部尚书雷鸿。

雷鸿接到命令后,马上就产生了尽很大的疑问。

命令上没有提新朝廷大楼的大致预定地址,也没有提让自己去勘察挑选地址。

只是让建部负责新中央衙署大楼本身的工程层面的设计。

但是,工程设计本身,是与要用的建设土地的状态直接相关的啊。

什么样的地基状态建什么样的楼啊,不知道地基不能乱来啊。

雷鸿自己考虑了许久,再结合其他的公开命令,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猜测:

“陛下难道是向把朝廷各部暂时迁到南京去,腾出地方之后直接在各衙门原址重建?”

这个猜测非常的合理,以至于其他工程负责人也有类似想法。

但是,这和仁武朝以后得皇帝命令习惯不符。

从世祖皇帝开始,命令都是追求简单直接易懂的,不会故意不把事情说清楚。

除非皇帝当时是真的没想到。

如果真的是为了腾地方,安排衙门临时搬迁了,不可能不把目的说清楚。

而且,要在原址建设八十米高的办公楼,那就直接挡着后面的紫禁城了。

再加上做工程设计,本来就需要跟甲方沟通清楚需求,雷鸿这边有很多问题想要确认。

比如说,这个新办公楼,是要和以前一样,分成多个大院,还是合成连体大楼。

这个办公楼里面,要不要安排足够规模的大型会议室和大厅。

要不要给皇帝预留专门的办公室和休息室等等。

雷鸿本着小心谨慎的心理,还是打了通政司的电话,预约面见皇帝朱简炎。

同时召集建部的主要大工匠们讨论,整理出需要在设计前就确认的重要问题。

然后在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后,按照通政司的通知,留下来单独去办公室面见皇帝。

雷鸿请安问好之后,坐在皇帝下首的位置上,首先问了选址的问题。

朱简炎最初的公开命令,没有直接提选址的问题,就是不向让朝廷新办公楼选址公开。

因为那个选址实际上在应天府,而不是顺天府。

这个地址直接公开的话,那

这个消息最好还是不要马上公开。

不过朱简炎是完成了大学级别的文化课程,还在地方和中央衙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