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贫困才要搞城市化(1 / 6)

大明1805 王子虚 2382 字 10个月前

大明1805正文卷第四四一章贫困才要搞城市化西北五藩国的君主各自讨论思考了几天,再次一起拜见朱靖垣。

这一次就主要是讨论后续改革中的沟通方式和细节了。

按照朱靖垣的要求,五个藩国各自组织几个官僚和家庭亲属,设立一个驻西安办事处。

负责随时与朱靖垣交换信息,上传当地的情况,下达最新的命令。

然后五国的君主就陆续启程返回本土了。

朱靖垣大体上安排好了西北五个外藩的改革方向事宜,就主动召集了自己督管地区各个省份的布政使们来西安开会。

几个省份的政务官们也不敢怠慢,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乘坐飞机赶到西安来。

各省布政使到齐之后,朱靖垣在王府正殿召见了他们。

朱靖垣与五个藩国的见面是半正式的,关系上是侧重于皇帝和藩国君主的关系。

而在面对各个省份的布政使的时候,就是完全正式的政务会议了。

朱靖垣也不用商量和讨论的姿态了,直接拿着稿子一项一项的给各个布政使布置工作。

西北各省份毕竟属于本土,重要性上当然是超过外藩的。

管理制度当然也要尽可能的本土化。

不过他们毕竟是西北边疆省份,当地的文化传统非常复杂,所以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也不能完全照搬核心地区的方案。

首先,通识考试合格证制度当然要全面推行,也却不能像核心地区那样直接发证。

虽然在世祖皇帝晚年的改革之后,西北地区错综复杂的各个原生和混血族群,在名义上和法律上都算是“大明人”了。

他们都有大明国族的身份和户籍。

但是实际上,有些偏远地区的人甚至可能不会说大明雅言。

所以当地的考试合格证的发放之前要通过考试。

其次,各级衙门的官营厂商也要全面建设,同样要以住房、学校、医院为主。

但是相比核心地区侧重于住房,这边应该更加重视学校,以及城市化。

和西北五藩国类似,要在西北各省集中建设大型城市。

将分散的人口尽可能的集中起来,配合无限接近于义务教育的公立教育制度。

对当地青少年实施统一的完全明化的基础教育。

接受基础教育之后的青少年,将打乱之后直接送到官营工厂工作。

然后,票证和限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