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火器演变(1 / 3)

使用火帽击发的整装弹药使得自动装弹技术的成为可能,并促进了**向半自动、自动化方向演进。

最开始的**是从火门到火绳到燧发,中间簧轮枪。

16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了用簧轮擦燧石点火的机构。

不过这种点火方式的原理还是燧石,它非常复杂,设计师甚至是个钟表匠出生,簧轮擦火式在当时是贵族专享,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装备军队,基本上不实用,算是贵族的“玩具”。

在原本的历史中,燧发枪足足使用了三百年!

欧洲人早就对这种击发模式不能忍。首先是击发失败率高,并不是每次燧石打火都能产生足够的火星点燃药引。

潮湿的气候环境下更糟糕,且燧石打个十几二十次就得换。

恰好在1800年,英国人霍华德发明了雷酸汞,这种活泼的小东西对震动非常敏感,一受到冲击就炸(没错,小时候丢的砸炮里边就有雷酸汞)。而这种物理特性就非常适合作为子弹的击发药。

1807年,一种叫做“香水瓶”的击发方式问世。

这种形似香水瓶的东西将雷酸汞药粉放在药管中,使用的时候将瓶子朝下旋转。

倒入一些药粉在中间的砧台上,然后180度转回。击锤击打锤杆,锤杆击打砧台上的雷酸汞。

引爆后通过砧台边上的传火孔传入弹膛,引燃发射药。

但这种香水瓶的构造还是很复杂,只能是贵族大爷玩得起,所以只持续了相当短的时间。

直到1818年,美国人乔书亚·肖发明了划时代意义的击发方式——火帽!

也就是现在朱由郴手中拿的这一杆枪!

而如今却是1646年,也就是说,朱由郴的到来让火帽枪足足提前了172年出现了!

换而言之,领先了一个世纪的武器出现了!

也许这就是蝴蝶效应吧!

华夏人一直是聪明的、勤劳的,只是因为长期的饥饿再加上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对于科技的打压,使得许多人的路子都走歪了,或者说不敢发展。

朱由郴可不管这么多,大力发展民间智慧!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光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凸显了出来。

就连蜂窝煤都提前出现了,只是火帽枪也被发明出来了,这倒给了朱由郴意外惊喜。

火帽枪原理是将雷酸汞放入一个薄铜帽当中,用以给击锤打击发火。

这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