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阴山派(1 / 3)

阴山派

反正朱由郴最不差的就是粮食,系统可以源源不断地兑换粮食。

小将继续宣读着一条条政令:

“识字认字百者,可得粮食五十石!”

“识字认字五百者,粮食八十石!”

“识字认字写字千者,粮食百石!”

台下百姓激动不已,这奖励太过于丰厚啊!

有这么多粮食,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变卖给“河商”,稳赚不赔啊!

所谓“河商”,就是那些通过运河把粮食物资贩卖到外地的商人。

汉中陆运不便,倒是有一条河四通发达,方便交通运输。

朱由郴的粮食很多,供不应求,河商们一个个发了大财!

“此识字政令仅限于‘农’,‘童’,‘仆’,‘工’者。”

小将说道。

不过众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正好符合这种身份啊!

在朱由郴的规定下,不同的人被封为不同的“户籍”,所谓“农”,也就是“农民”,‘童’,未满十二岁者,‘仆’,跟地主财主打工的人,‘工’,劳工。

随后,整个汉中府刮起啦识字写字认字的风潮。

朱由郴的粮食也不是那么好的。

“识字”、“认字”、“写字”本就是不同。

有的人认得自己名字,却写不来,有的人写得来自己名字,却认不出。

最简单的“一石粮食”,只要会写自己名字,便可得。不管你本身认不认识。

识字五十个,可得十石粮食,这就有些难度了。

更别说越往上越难,写字比识字认字可难多了。而且赏赐的标准每个阶段,每个人只能领取一次。

这总比没有好吧。

朱由郴推行的“识字令”,又让他威望值提升了不少。

许多人做完工,就在河边上的细沙处拿着树枝比画写字。

笔墨纸砚普通百姓肯定买不起,不代表他们没有办法啊。

没有笔墨纸砚,拿着树枝在土里、沙里,都能写。甚至你可以找一块石头在墙上写。

这个时代的百姓没有那么矫情。

更别说现在到处闹饥荒,汉中之地富足安定,简直是世外桃源。

同时百姓们又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他们惧怕这种吃饱穿暖的生活会被外来势力改变,他们又会变成朝夕不保的动荡日子。

所以每家每户,只要有两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