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麸糠换小米(1 / 3)

南郑县。

骆力带着一家老小终于来到了汉中府治所!也就是南郑县!

与其他灾民一样,南郑县给他们一种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车水马龙,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脸上洋溢着希望。

一路上,他们逃荒而来,见到太多太多的人间惨剧。

整个乡整个乡的人被活活饿死,整个镇整个镇的人集体吃了观音土导致拉不出来,硬生生憋死。

他们能来到这里,无疑是极其幸运的!

“你们有没有麸糠啊?”

一名人高马大的巡逻士兵见到骆力,询问道。

“啊,军爷,麸糠有是有些,军爷要吗?”骆力点头哈腰道。他本以为遇到兵痞子要勒索他们好处,只是不懂为什么要麸糠?

“一斤麸糠可以换十斤小米!你们去‘南郑粮食局’就可以兑换。嗯,就这样。”巡逻的士兵非常年轻,他也是热心肠,看到骆力一家顺嘴提了一句。

“啊?一斤麸糠可以换十斤小米?”骆力感觉是天方夜谭。

麸糠是何物?谷物脱下来的皮,一直是牲口吃的,但是灾荒之年,总比吃树皮好些吧。

“武王菩萨心肠!用些便宜的麸糠就能兑换十斤精米!还不快去,晚了怕是没了。”巡逻的小兵说完,自顾自的走了。

这时,骆力的娘颤颤巍巍的说道:

“遇到活菩萨了啊!有免费的肉粥吃不说,还有这等好事!武王仁慈之名果然不错!”

中午的肉粥到现在他们都还意犹未尽,恨不得又来上几大碗。

其实,麸糠换小米正是朱由郴的政策,他总不能光搞些赔本买卖。

反正他系统是一斤麸糠兑换一百二十斤精米,他也不亏。

反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兑换精米,他的米库是越发丰硕。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多余的粮食还是卖出去,是一个良性循环。

吃了肉粥的骆力推着车,带着一家人四处打听,不多时就找到了南郑粮食局。

此粮食局是朱由郴一手创立,此时门外站满了来兑换粮食的人。

四周都是些手持长枪钢刀维持秩序的明武军士兵,每一个人都老老实实的排队,大部分还是衣衫褴褛的灾民。

骆力拿出三十斤麸糠,这是他们全家最后的口粮了。

如果真的能以一兑十,无疑多出了三百斤精米,那么晚上找点肉来,又可以饱餐一顿,煮一锅满满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