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十恶不赦(17)(1 / 3)

轻微中风的淞国皇帝砍了太医院一批太医后,终于不得不接受自己恢复不了的现实。

虽然他中风轻微,没有瘫痪,也没有行动不便。

但一个眼歪口斜,话都说不清楚的人,要怎么继续坐在龙椅上?

虽然很不甘心,但他也只能从并不多的儿子中挑出一人传位于他,然后退位当了太上皇。

这位年轻的皇帝刚继位时,倒也有那么些雄心壮志。

但他头上有个并不甘心放权的太上皇,还有个一心想要为自己母族谋福利的生母太后。

太上皇时不时召见他去询问政务,让他做起事来束手束脚。

而太后则一次次要求他给母族的各路亲戚安排官职。

完全没想过自己会继位的心底,继位仓促,根本没有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面对朝堂上的党争,他虽为帝王,却颇感有心无力。

朝中百官欺上瞒下,端坐皇城的他就是个瞎子聋子皇帝。

为了赢得朝臣对自己的支持,他通过选秀,选了许多世家贵女入宫,试图用后宫来牵制前朝。

希望很美好,可现实很现实。

充盈的后宫让他本就不太充足的精力雪上加霜。

他倒也算勤勉,但当皇帝并不是勤勉就可以的。

方向错了,越勤勉错了,越危险。

崇祯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勤勉,可还不是亡国灭种,吊死在歪脖子树上了。

有时候当皇帝还真是要看运气的。

在崇祯之前,明朝皇帝各有各有的荒唐——

有在位十个月,死于肥胖的;

有爱财如命,酒色无节制的;

有御驾亲征被敌军俘虏的;

有寻仙问道二十年不上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

还有专心木匠技术,偏心太监奶**:

和其他皇帝比起来,崇祯简直算是老朱家一股清流。

但偏偏明朝气数就在他手中尽了,亡国之君的称号落在了他头上。

一如如今的淞国新帝一样,有心救国,无力回天,根本阻挡不了日暮西山的颓势。

地方官员无休止的贪婪让各地民怨四起,过不下去的百姓纷纷落草为寇。

铁锤埋在宋朝的探子抓住一切机会挑动矛盾,民间起义不断。

为了镇压起义,朝廷需要派兵剿匪。

而派兵缴费则需要军饷,需要军饷那便要加大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