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打笔仗,我还没输过!(1 / 4)

其实,旭东一般很少批评一部电影,尤其是正在上映的影片!

这样会给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

即便《扬名立万》已经下映了,《飓风营救2》的排片也只剩下个位数,零星几场排片,但依然是《**》的竞争对手…

你这个时候站出来批评《**》…

而且是在圈子都称赞的前提下。

很容易给人一种不懂电影的感觉!

这不是热议嘛。

你们问了,沈旭东就实话实说咯!

当然,沈旭东说的有理有据,而且…

其实,批评《**》的声音也很多的。

“给汉奸整容”,“给维护民族精神的主流文化敲响警钟”、“用肉色混淆了中国近代的大是大非,用肉色呈上西方主子喜爱的小贡品”

甚至直接骂李胺‘都说学贯中西,我看他是想着西方下跪!’

但架不住李胺牛逼啊,奥斯卡级别的导演,而且《**》刚刚拿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一堆簇拥着!

《三联生活周刊》立刻反驳沈旭东:《**》是伟大的,此片颠覆了华人社会对于抗战的历史论述,也超越了原著张爱玲的框架,因而光芒夺目!

缠绵的“小叙事”中彰现了家国命运与时代命运交织的“大叙事”,让《**》多了一道人文光束,照射历史的盲点,也照出人性幽微的角落,成为一股启蒙的力量。

陈翀也回应‘《色,戒》并不想阐述易先生的**观点和他理想死亡的过程,只是想让他在这特殊规定情境中遇到王佳芝。人性是很复杂的,在《色,戒》这面镜子里,我们看见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阴暗面的,我们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来是有污迹的!’

李胺自己解释:‘拍摄《**》是为了抢救一段可能会被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的历史,是为了还原原著作者张爱玲所亲身经历的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积贫积弱、战火频仍的中国近代史的面貌,如果我这一代人不拍后人就没机会拍了。’

嗯,说的都很有道理啊。

就跟《嫁给大山的女人》,被拐,到最后爱上拐卖罪犯…

这也是事实嘛!

哦,沈旭东被一群‘公知’当成标靶了…

网上各种骂他,说他不懂人性之类的。

很正常,胡哥当年看完《大江大河1949》,写了篇读后感,感慨一下,然后被各路公知围着骂,戏子、艺人啥也不懂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