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超过刘华龙(1 / 3)

作为医生,如果每天都在重复简单的诊断与治疗,那工作就太乏味了,只有经常诊治一些疑难病症,治疗上有挑战,工作的**才会被激活。

在大医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授,每天来查房,进门就会问,今天有特殊病人吗?

所谓特殊病人就是诊断治疗都很困难的那种。如果回答没有,情绪马上就低落了,对普通医生都能很顺利诊治的病人,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

所以,如果医生对自己的病人找到了疾病诊断,譬如,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得了脑癌,你别指望医生会为你难过,他们会为发现确定了你得了脑癌而兴奋。

这不是幸灾乐祸,也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职业习惯,他们有成就感,有成功感。医生的职业就是为病人找疾病,发现疾病是他们的职责。

同样,外科医生如果有高难度手术做,他们可能会兴奋好几天。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有的医生相反,害怕遇到复杂手术,怕麻烦,怕失败,怕纠纷,怕累。

越是有水平的医生,越喜欢挑战,否则,他不可能有水平。

秦堪看了一遍腹腔的情况,真的兴奋了。

腹腔很复杂。

难怪刘华龙手术不顺,没有非常默契的助手,怎么也不可能顺手,因为,这不是做一台手术,而是多台手术同时做。

一台手术怎么做,你只需要术前和助手说一下术式,或者说一下大致的几个过程,助手心里就明白了,即便是第一次配合,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各种手术的步骤都是有规定的,即便是器械师,也能够知道下一步你做什么,会提前给你预备器械。

而现在情况特殊,是几台手术交织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主刀下一步该做什么。

郝平不是没有水平,相反,他的水平还很高,这台手术他做主刀也没问题。但是由于手术复杂,他没办法提前知道刘华龙下一步会做什么,所以,配合起来就谈不上默契。

手术配合不默契,就会很不顺,就和发动机里面没机油,做起来,很窝火。这件事,都心知肚明,郝平和丁主任也没必要自责,谁来配合都是一样的,都不可能顺利。

秦堪上来了。

他拉了一会钩,刚好这时又遇到了手术难关,刘华龙直接说:“秦堪,你来配合我。”

这句话,郝平略感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刘华龙是想试试秦堪。

试就试呗!

郝平根本就不相信别人就能配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