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带情绪的手术技艺(1 / 3)

其实,王教授遇到了困难,他对这台手术完全没有信心,也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也说不清。

这个病人是一个二型糖尿病病人,7年前**外伤,伤口一直没有办法痊愈,去过的医院有23家之多,包括民间的诊所和传说中的神医,还有各种单方和祖传秘方也试过。

伤口始终是没有办法治愈。

现在,病人终于下决心到省立医院来了,过去,他们去过最大的医院是地市级医院。

看到这样的伤口,王教授只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过一次清创了,效果几乎没有。

这是第二次手术,改变了策略,下决心做更彻底的清除术。

现在,秦堪在一边嚷嚷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他说,还要扩大清创力度。

显然,这是一个很内行的建议,只是,他说的要刮下了05到1毫米的表层肉芽组织,谁有这个本领?

“你可以吗?”

“可以的,你让我来。”

王教授把主刀位让出来。

秦堪也不客气,用纱布轻轻擦拭了一边创口,然后说:“把显微镜拿过来。”

“显微手术?”

“不是,我要在镜下看看哪些组织应该切除。”

还有这样的操作?

王教授暗暗点头,这是一个好办法。在镜下观察血运,可以直接看到毛细血管以及毛细血管里的红细胞流速,对血运的观察有绝对的价值。

“赶紧把显微镜搬过来。”

护士把显微镜抬过来,安装好。

秦堪观察了好一会,点头说:“王教授,这个病人的情况还不是很糟糕。我建议一次手术。”

“一次性?”

王教授严重的怀疑,这样的伤口一次性根治,是不是太夸张了?

“对,完全可以一次性根治。过去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清创太保守,特别是想通过多次手术处理是最大的错误。”秦堪指着伤口,“这些地方都应该清除,直到血运供应丰富的地方。”

“这……是不是过分了?”

看着好好的组织,秦堪要切除,真的难以下决心。

“这种伤口的总原则,就是要大刀阔斧,绝对要下得狠心才会有机会治愈。”

“万一不长怎么办?”

“噢,不可能不长。加强营养,每天输500毫升的氨基酸,一个星期就能长好。不要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