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什么?黄月英要跳楼了?(1 / 3)

这些考生面对第一科就已经是被考题打击到没有了脾气。

但是不得不得打起精神,面对后面还有四科的考试。

科举一共考察五个科目。

分别是:

国文、算术、

地理、格物(物理/化学/生物)

综合实践。

从六月七日开始,到六月九日结束。

这是糜竺与文渊阁大臣们商议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

这是相对科学的考核方式。

若是按照传统的科举模式,一般的考生还真顶不住!

隋唐之后的科举,考察的是三个科目:四书五经、策问、诗赋。

每一个科目考三天,三科一共九天。

在这九天时间里面,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小格子内。

对于考生的脑力、体力是一个极其严格考验!

古代科举由低到高的等级是: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那么问题来了,彦祖们来到古代想要获得状元称号,需要淘汰多少人才行呢?

考试路线如下:

童生考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就说杀入殿试就算赢的话,也是大概在五十万比一的概率。

在参加殿试的诸多精英中,面对皇帝的考核侃侃而谈,将皇帝忽悠住,这才能够获得“状元”的称号。

综合概率跟路边买两块钱彩票中两个亿差不多。

“这卷王的技能,不学不行啊。”

“毕竟是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

糜竺摸着下巴望着远处安静的考场,脸上浮现出笑容。

一旁的蔡邕那是对糜竺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贤婿的这个科举取才之策实在是太妙了!”

“能够通过考核的皆是人中龙凤!”

“就算是那些曹操、孙策、刘表治下的名士、高人都跑来参加科举了。”x33

蔡邕作为主持科举的直接负责人,对于来报名的考生那是门清。

“有的名士看到别人来了自己也不得不来。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若是自己平日被吹嘘得震天响,考试只拿了几十分也是没脸在文士圈里面混!”

“我们的科举不是一个考试,而是天下文士的庆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