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诸葛亮一家子(1 / 4)

远在琅琊郡的诸葛亮。

忽然觉得背后发寒,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哆嗦。

这让上面说话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动作。

“怎么?你们都不愿意去东海郡上学吗?”

诸葛珪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咳嗽了几下。

他的头发花白,身材瘦削,脸上带着病容。

说一段话都需要停下来,喘几下气。

十分辛苦。

诸葛瑾站起身来,给父亲端起一杯水。

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诸葛珪饮下之后,脸色才稍微平和了些许。

“我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x33

“父亲不要乱说。”诸葛亮与诸葛瑾同时开口。

诸葛珪摆了摆手,并不在意。

“我从兖州辞官回来,就是放不下你们三兄弟。”

诸葛珪是泰山郡丞,秩六百石。

俸禄可不少。

郡丞就是郡守的副手。

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上面,诸葛珪都是非常强大的。

否则也培养不出鼎鼎大名的诸葛一族。

不过,

按照历史轨迹,诸葛珪在公元189年就去世了。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还有他们姐姐妹妹,都是寄宿在叔父诸葛玄那里长大的。

后来,诸葛玄前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然后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

不过现在还早。

诸葛珪的身体情况并不好。

每天咳嗽到三更都不一定睡得着。

“咳咳……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徐州已经打算建造近百间学府。”

诸葛珪咳嗽了一下。

“光是那小学就有五十座。”

“中学有三十座。”

“无论男女都可以入学。”

“而且小学都是免费的,包早食与午餐。”

诸葛珪伸出手指,指了指诸葛亮。

“亮儿天生聪慧,去小学上课,与同龄人一同学习,也是一件好事。”

“按照徐州王的脾性,这学府绝对很大气,完全不缺书籍。”

“父亲,这很明显就是徐州王收买人心之事啊。”诸葛瑾稍大,已经十五岁。

他是诸葛亮的哥哥,提出了异议。

“徐州王以前被叫得最多的是书君子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