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米贸易要出问题了(2 / 3)

点脸红,他用来交易的大洋,说白了也是从甄国科这里挣过来的。

甄国科听着有点出乎意料,连忙问为什么?

张万和叹了口气,缓缓说出了原因。x33

“甄先生久在海外,可能不清楚。小米虽然在华国的北方都算是主粮,按说产量不少。但是根据地这里毕竟是山区,耕地稀少,土地也贫瘠,小米的亩产不高,再加上鬼子时不时地扫荡破坏,每年出产的小米,实际上算起来还不够根据地自己吃的。”

“在甄先生你来之前,我们也会挤出来一些小米,拿去卖掉换成大洋,和铁,铜,硫磺这些急需的东西。我们自己少吃一点,再添些米糠,野菜,糙米,勉强也能应付。但是这样能省出来的小米数量并不多。”

“虽然我们可以拿卖掉棉布挣得钱,去根据地外边再买小米回来。但是周围的小米产量毕竟也有限,这段时间我们买了不少回来,根据地周围几个县的小米价格,每石已经涨了一角钱。如果再涨的话,根据地周围的华国百姓,会有更多人吃不起饭。”

甄国科听了有些疑惑,“小米涨价对农民是好事啊?他们种小米不是能卖更多钱么?”

随即他反应过来,现在的时机不对。

现在已经快到五月底的时间,小米在一个月前已经种了下去,需要到9月底10月初才能成熟。

这段时间百姓只能靠不多的存粮生活,小米即使卖的再贵,跟他们也没有关系。反倒是需要买粮吃的百姓,需要花费更多的钱。

况且粮价的上涨都是连锁性的,小米涨了,其他的不管是大米,小麦,还是糙米,米糠,都会跟着涨上一些。

看来如果自己往主位面倒腾的小米太多了,真的会坑了这边的华国老百姓。

甄国科有点发愁,他倒不是非要小米不可,但是能在根据地这边找到的能让自己赚钱的东西不多。

银元交易倒是确实很赚钱,但甄国科并不想只靠这一种商品,不然万一主位面那边的银元买卖再出了什么问题,他可就要抓瞎了。

所谓是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小米不能再买卖了,他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商品才行。

“煤炭怎么样?晋省的煤炭是出了名的多,咱们根据地有煤矿吗?”,甄国科琢磨了半天,想出一样东西来。

张万和点点头,“倒是有几个小煤井,不过好像产量不大,少的每天一两吨,多的几十吨。价格嘛倒是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