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穿之大福晋39(1 / 3)

四小只也积极的发言“我们也种,种给阿玛还有皇玛法吃”

“都去,都去”唐悦挨个摸摸

然后母子六人就在庄子上开始了逛吃逛吃的悠闲日子,胤褆太忙只能偶尔来一趟。

胤褆在做什么呢,他被皇帝陛下抓去做苦力了。

康熙是听到弘昉的话有了启发,他本来觉得八旗子弟近些年确实有些游手好闲,但是也并不严重,因为谁家没有一两个纨绔子弟呢。

可是在经过康熙仔细调查后发现,八旗各大世家的纨绔子弟那可不是一两个,而是比比皆是。x33

有些世家,除了着重培养的一两个小辈或是继承人,其余子弟成才的简直少有,其余子弟们大部分整日都在京城里招猫逗狗,不是逛花楼就是逛园子。

康熙觉得接下来大清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若是让这些人都废了,那以后造成的祸患太大,所以就把这些人全部扔到军营,让胤褆去操练。

宗室还有世家当家人对这件事求之不得,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之前是没有机会,现在皇上发话了,所以家主们迅速的把自家其余子弟全部打包送去京郊大营。

送来的这些人,从小都是锦衣玉食习惯了,自然是不服管教,哪怕胤褆是皇子,一些宗室子弟也是不服的,胤褆只能下狠手日日操练,接到要来京郊大营的任命时,胤褆还觉得这里离庄子比较近,可以经常去看媳妇跟孩子,结果现在硬是被一群刺头拖着走不开,胤褆气愤之下自然是练的更狠了。

朝堂上修路的事情进行的并不顺利。

满族官员大部分都是祖上跟着先祖们一起打江山入关的,现在也都有了自己的心思,他们觉得修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知道国库的银子本来就不够充裕,再加上还需要自己府里缩减用度,所以都不是很乐意修路。

而朝堂上的汉臣,大部分都是经过科举,进入朝堂,自是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想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极力赞成修路。

康熙现在正是大权在握,雄心壮志十足的年纪,也不想一直跟他们磨磨唧唧浪费时间,直接命令李光地为主,尹德赫为副,修建大清的水泥路,三年内争取把官道都铺出来,又派了科尔坤去江南跟曹寅新建玻璃厂,既然玻璃不好运输就直接去南方建厂,南方富足,玻璃肯定供不应求,所得的钱财正好可以先用来修理河道,修路。

庄子上的生活,安逸中也是充满了鸡飞狗跳,弘暲总是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