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人才济济的大夏(1 / 3)

不管怎么说,科举考试依靠的,也是个人的能力意识,实力越强,就能取得越高的名次。

如果本事不到家,没法通过考试,那也怪不了其他人。

虽然这也有主观因素在里面,但用做题来考较一个人的能力,已经是最客观的办法了。

当然了,罗成既然设立了科举考试,他就不可能像后世一样考什么八股文,那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罗成既然要选拔人才,肯定是要选拔对国家有利的人才,他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让大夏变得强大,不断向前的人才。

所以他挑选的题目,都是相对理性的,而不是在那些典籍之中,所谓的知乎者也,那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相当可笑。

事实证明,罗成这样的选择并没有错,因为像那些喜欢读之乎者也的人,虽然也会有很多忠臣,但是出奸臣的概率也不小。

反倒是那些相对理性的人,他们既然选择入仕为官,便会权衡利弊,考虑清楚得失。

因为他们知道,罗成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他们自然不会冒险去做这些事。

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完成任务,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能获得应得的好处。

并且,大夏给官员的俸禄其实并不低,也就是说,哪怕他们不做**污吏,一样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

那么,他们又何必为去做一件杀头的事呢,岂不是自讨苦吃?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必须清楚这些道理,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如果太过狂妄自大,不识好歹的话,那只会自讨苦吃,自取灭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在罗艺的主持下,这一次的殿试顺利的召开,一百名进士各显本领,也展现出他们不凡的水准。

他们既然能够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可见他们的本事确实不一般。

这些人能够留在这里,依旧证明他们是在这一年里,大夏最杰出的一百个人。

不管这是不是百分百确定的事情,起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他们的水平。

不过他们通过选拔,却不代表他们能够直接留在朝堂上为官,他们想要进阶到朝堂,还需要从外面做官开始。

如今大夏不断开疆扩土,地盘又大了很多,自然有他们发挥本领的地方。

虽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差事,但是众人却没有任何犹豫,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机会,只要他们抓住这个机会,才有机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