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论侠(1 / 3)

赵普胜的大名,张无忌还是知道的。

明末乱世当中,统军的名将,元廷的王保保父子。朱元璋麾下的常遇春,徐达,汤和,李文忠等可谓是家喻户晓。

但徐寿辉麾下有两员大将,也未必输给他们。

其一便是眼前的“双刀将”赵普胜。此人善使双刀,勇猛无敌,而且他最擅长水战。历史上记载他曾在巢湖操练水军,手下战船上千艘。陈友谅能在鄱阳湖与朱元璋爆发决战的本钱,便是来自于赵普胜的积累。

而第二人便是有“枭猛”之称的张定边。

张无忌望着赵普胜心想:“欲要争天下,这必要的军事人才少不得。徐达,常遇春尽管与张无忌私交不差,但他们均是朱元璋的发小。熟亲疏远,不言而喻。纵使徐达,常遇春能站在自己这边。但朱元璋麾下还笼络着汤和,冯胜,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等一批猛将。”

“这朱元璋的野心远胜徐寿辉等人,虽然现在杀了他可以以绝后患。但若无他尽心竭力,统合麾下猛将的话,抗元大业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更何况各地诸侯,还有门阀士绅们,还需要他去唱黑脸剿灭掉,他这把刀还是先留着的好。但未来钳制他也少不得自己的亲信。”x33

想到这里,张无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喝下了赵普胜这碗敬酒。

赵普胜连敬了张无忌三大碗。

赵普胜喝完之后笑道:“小兄弟年龄不大,这酒量当真不浅。”

张无忌回答道:“赵将军过奖了。”

赵普胜此时摆摆手说道:“哎!什么将军不将军的。既然赵某如今已经脱下了那身甲胄,便不是什么将军了。赵某平素最喜欢结交江湖上的朋友,这在江湖自然要守江湖的规矩。”

张无忌说道:“如此,那倒是在下轻视赵大哥了。”

接着赵普胜对着张无忌又是一顿天花乱坠的感谢,但说到最后,赵普胜却是叹了口气“哎!”

张无忌放下酒碗问道:“赵大哥何故叹息?”

赵普胜见到张无忌“上钩”了,连忙说道:“小兄弟,咱们都是江湖人出身,你觉得咱们为侠者怎样,才对得起这个‘侠’字?”

张无忌闻言,想了想后回答道:“为侠者无外乎十二个字。”

赵普胜问道:“哦?是哪十二個字?”

张无忌回答道:“为国为民,赏善罚恶,扶危济困。”

听到张无忌的回答,赵普胜笑道:“哈哈哈哈。不错!不错!小兄弟囊括的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