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汉化(2 / 3)

的主。

…………

斩廖岭上

盖苏文高坐在虎皮椅上,那青色的脸都快扭在一起了,他正在发愁。

汉马关,平辽城久攻不下,唐军已经快要到了,如果在唐军来了,这两城还不被拿下,到时候自己就腹背受敌。

盖苏文到现在也没想明白,那里面本来是高句丽的子民,怎么现在跟着唐军一致对外了?甚至有许多百姓守城。

…………

他哪里知道,当初隋帝杨广给这里留下了几十员大将,要求他们复转江山,重开社稷,然后杨广走了。

严意为了这件事留了个心,这里的百姓都是高句丽的百姓,他们对于大隋是没有归属感的。

一旦中原王朝发生变故,他们就有可能揭竿而起,重新恢复高句丽番民的身份。

就算没有变故,这里离长安太远了,朝廷鞭长莫及,一旦发生什么事,就算骑快马,至少也得半年后消息才能传到长安。

等朝廷做出应对,调兵遣将,再把大军开到辽东,一年半载都过去了。

严意想来想去,还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辽东进行汉化,汉族是最包容的民族,无论那个民族,两三代以后,都会以汉人自居。

这驻守辽东的十万军队,让他们就地结婚,在辽东娶妻生子。

向他们宣扬身为汉人的好处,中原有多么地大物博,甚至嫁给军兵的家庭,将来他老了,退休了,可以随着军兵回到他的原籍。

这种诱惑对高句丽的人民来说是巨大的,他们就是看上了中原的富饶,才领兵进犯中原,现在有更容易的方法,为什么还要触怒中原天朝的虎威。

严意还偷偷派人在高句丽传播他们本来就是汉人的思想,是他们君主高元的先祖背叛了中原,才使他们有家不能回。

愚弄这些番民,严意信手拈来,没几年,他们就把原来的君主高元抛之脑后。

尤其是后来中原的传说,话本流传入辽东,他们才知道,当初打败他们那个万恶的君主,救他们出火海的人叫严意。

辽东纷纷树立起严意的雕像,他们经常跪在严意神像面前,称严意是他们的救星,帮他们赶跑了恶君高元,使他们辽东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经过几十年的同化,现在的辽东,彻底并入了大唐的版图。

在唐朝初年,由于杨广挖运河,修长城,连年征战而锐减的人口,被这些汉化的高句丽人补充。

他们充当了最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