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纷纷艺苑漫雌黄(1 / 5)

贵极人臣 姽婳娘 2266 字 2023-03-28

"read_app("36149264972015433251")

武定侯郭聪头戴七梁的梁冠,梁冠前的金蝉闪闪发亮,随着他与旁人交谈,冠旁的雉尾也在微微颤动。他说到激动处,广袖的赤罗衣甚至像风帆一样舞动。能惹得这群侯爵不惜在金殿上窃窃私语的,当然只有朱厚照要另设东官厅之事。

西宁侯宋恺心里是怒火冲天,嘴里也不甚客气。他们家是永乐年间勋贵,最煊赫之时,曾一门尚了太宗爷的两位公主,后代子孙虽不如往年那么受宠,但也担任军队要职。宋恺也不指望像伯父宋诚一样,领右军都督府,又佩平羌将军印,他只想安安心心守着自己的团营,不好不坏地过日子也就是了,谁曾料到,刚登基的小皇帝竟然连这点好处都不愿给。

宋恺愤愤道:“皇上年幼,自然听什么就是什么。按我说,这都是那群腐儒的不是,当真是欺人太甚!”

武定侯郭聪附和道:“谁说不是呢。祖辈们的功绩,到今日竟同马棚风一般,随便几个人的几句话,就能把我们架得空空荡荡。”这就骂得是刘大夏了。

阳武侯薛伦则是对镇远侯被委以重任不满:“犯上之人的后裔,如不是太宗爷宽厚,早就被除爵了。区区黄口小儿,怎配位居我等之上。”

他说此话,就不得不提及旧年事。靖难之役时,顾家的祖宗顾成还只是左军都督,奉建文帝的命令,去讨伐当时还是燕王的永乐爷,谁知兵败被俘,他自愿投降。永乐爷也饶了他一命,让他去守卫北平。在永乐爷登上大宝之后,不仅不怪他昔年的冒犯,还封他为镇远侯,这才有了世袭罔替的爵位。

而薛家的祖宗薛禄就不一样了,堪称“根正苗红”,从一开始就跟随太宗起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数次跟随太宗北伐,又主持过北京城的营建。薛家自认自己的功劳比姓顾的大多了,可顾家是侯爷,他们家也是侯爷。到了如今,顾家旁支袭爵的无知孺子,居然能高居薛家的正支嫡系血脉之上,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几位侯爷闻言又何尝不是满肚子火。在开国时,他们都是泥腿子,可爵位世袭到了今日,家族早已发展壮大,侯门朱户看起来光鲜亮丽,可处处都要靠阿堵物、孔方兄。要是靠洪武爷定下的俸禄,全家早就饿死了。他们只能多领差事,才有源源不断的进项。可如今,朱厚照这神来之笔,直接要把他们家主要的进项抹去一半。盖因士卒进了东官厅,军饷肯定也不会再经侯爵之手,而是直接发往东官厅。这就不仅是夺权了,还是在断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