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可跳过章节(1 / 3)

见此,顾韶元换了个话题,“我记得你是不赞成田雨岚鸡娃的,其实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逼迫田雨岚减少辅导班的数量,这不也是给颜子悠减轻负担嘛。”

顾韶元给出这样的建议也不全是为了算计,颜子悠挺可怜的。

那么小的年纪,被田雨岚逼得精神压力过大,为了逃避母亲的高压政策,硬是幻想出了一个喜欢踢球的朋友。

幸好不是人格分裂,不然真就麻烦了。

既然知道颜子悠的悲剧,顾韶元也不想他跟原剧一样,因此才建议颜鹏卡住辅导班的费用。

颜鹏欲言又止,“可是翰林……”

“翰林是田雨岚对孩子的期望,你不要总把田雨岚的想法当成你自己的想法,好好想想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

颜鹏下意识的点头。

他对孩子的期望其实挺简单的,能考到什么程度就上什么样的学校,等将来颜子悠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回来继承他们家的厂子。

如果颜子悠不喜欢经营家里的产业,那就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反正家里有钱,不怕孩子将来会饿着。

颜鹏跟田雨岚的想法基本上就是两个极端,一个讲究顺其自然,孩子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强求,另一个拼了命的想为孩子搏出一个未来。

不能说两人的想法有错,只能说出身跟成长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不同。

之前网络上流传一句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句话概括的不是很全面,现实中与之相违背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谈它本身的含义,里面道出了人的生存环境、思维认知与教育下一代的关系。

父母条件比较普通的,帮不上孩子什么忙,只能在学习方面督促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拼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筆趣庫

父母条件比较好的,从小对孩子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把自己的思想、对社会的认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商业思维等各方面优秀的地方传授给孩子。

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会非常强。

这类父母在安排孩子的时候,从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到将来毕业以后去哪工作,基本上都会考虑的清清楚楚,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以上说的条件不光指的是物质条件,还有思想,认知,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条件。

像颜鹏这种家境殷实的出身,他在为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