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一样的幼稚(1 / 3)

精言集团开发的小区也存在这样的矛盾,而且不止一起了,但是没办法,物业费也是公司营收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个稳赚不赔的现金奶牛。

即便知道这么做会得罪大批业主,他们也舍不得把利润还回去。

所以顾韶元才说叶谨言是个没胆鬼,搞个什么图书馆计划拉升一下逼格,刷点名声,真是够无聊的。

要是敢一刀砍了物业公司,都不用自己花钱炒作,有的是人敬佩他、崇拜他,为他歌功颂德。

叶谨言被顾韶元的话震得不轻,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严肃的看着他,“你知不知道这么干,你会成为整个行业的公敌,所有的地产商都会联合起来敌视你、排挤你、打压你,直到精言集团消失为止。”

“我知道啊!但我同时也知道,我会成为几千万购房者的朋友,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我造的房子,也不愿意买别家的房子。”

“享受到第一个吃螃蟹的红利,就应该承担捅破潜规则的风险。”

顾韶元老早就想说这个事了,行业的顽疾别人不敢捅,老子有系统,还不敢捅?

老子不光要捅,还要往死里捅,卷死那些黑心的**。

在茶哥的想法中,砍掉物业只是第一步,他已经琢磨着几年之后取消预售模式,进行现房销售,这样一来,造房子的风险从购房者头上转移到了地产公司跟银行头上。

哪怕出现烂尾的情况,也是地产公司扛雷,不关购房者的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顾韶元成为精言集团的掌权人。

以前,他想收购精言集团,这段时间跟叶谨言接触的多了,又改变思路,试试看能否说服叶谨言跟自己一起干。

事实证明叶谨言没那个胆子。

尽管对顾韶元的提议很心动,如果真能做出来,将会为整个行业带来一场地震,可是,精言集团作为地震的中心,不可避免会受到最强的震荡,叶谨言没信心扛得住这股震荡的压力。

不是谁都有勇气捅破规则的,往往捅破规则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

比如著名的博斯曼法案,在这个法案出现之前,球员算是俱乐部的私有财产,几乎就跟奴隶一样,后来,博斯曼站出来跟俱乐部打了五年的官司,这个官司最终打到了欧洲最高法院。

在这个法案之后,球员身价暴涨,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比如转会的自主权,可是博斯曼本人呢?

从打官司开始,渐渐变得无球可踢,很长一段时间内穷困潦倒,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