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局势突变,老美动真格了(1 / 3)

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老美部队跑到了三七线,再往南那就只剩下当初的釜山防线了。

接连的失利,也让老美认清了当前的局势,在苏联还未介入的情况下,志愿军已经这么能打了。

如果苏联加入战斗,基本上必败无疑了啊。

麦克阿瑟也没有当初的嚣张了,他得抓紧甩锅,部队的失利不能挂在自己身上啊。

他认为应该扩大战争规模,这绝不是以**半岛为中心的小规模战役,而是应该多国参与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应该让国军参战,对解放军工业地区展开飞机轰炸。

但这种扩大战争的行为未经过老美高层同意,如果让国军参战,那不是让更多志愿军加入**战争呢?

而是轰炸解放军工业地区?

告诉我哪里值得轰炸?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扔炮弹下去就亏本,根本没有值得轰炸的工业区。

麦克阿瑟的根本目的就一个,给我派兵,增派兵力,要不然就换人,我干不下去了。

抓紧换人,我要求部队撤退,撤退慢了所有美军都会死在**半岛。

对于美军的失败,李奇微亲自到前线各部队视察情况,他得出了最正确的结论。

这支美军的士气太低,军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不敢卖命去进攻。各个战役的指挥也有问题,导致了单方面的溃败。

唯一没有问题的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世界顶尖水平,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认为整顿美军之后完全可以守住**,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不懂指挥的别他**瞎干预。

指挥官要懂得身先士卒,带头起表率作用,给军人树立榜样,他们需要英雄,需要带头指挥。

再者,应该占据有利地形,占据所有可以利用的高山,以火力压制,以飞机压制,以火炮压制,这才是老美的优势所在。

最后一点,美军太会享受了,出行全部靠汽车,对周围的有利地形视而不见。

汽车能通过的地方,他们热衷于防守跟溃败,汽车无法通过的地方,去都不愿意去。

可恰恰是这些山沟沟,成了志愿军最有利的穿插条件,可以轻易的来到美军阵地侧面乃至后方,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

可以说,第三阶段战役以后,双方都在吸取之前战斗的经验。

胜利者不骄不躁,思考如何降低损失!

失败者迅速整改,调整最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