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amani》(2 / 6)

女友热情的递过来的薯条。

在听过这一首《乌克兰狂想曲》后,肖恩脸上就流露出惊讶,但也仅仅只是一闪而过。

“肖恩,这首曲子真的很好听,它叫什么名字?”

“宝贝,大屏幕上写着呢,这叫《乌克兰狂想曲》,应该是韩森为了战乱的乌克兰创作的曲子。”

“为乌克兰创作的曲子?上帝,这也太讽刺了,乌克兰人可正在体育场外不断的抗议韩森的这场演出呢!”

“宝贝,这就是现实的滑稽之处……”

……

舞台上,韩森站起身来,带领身后的乐手们,一起向全场观众鞠躬。

全场掌声如雷,五万人的呐喊声在这一刻同时响起,震撼人心。

乐手们都很激动,毕竟是赶鸭子上架,根本没有排练多少遍就站在了这样大的舞台上演奏,好在并没有出现丝毫的差错,一首精心准备的《乌克兰狂想曲》的演出,完美结束。x33

韩森也轻轻的松了口气。

这首《乌克兰狂想曲》,准确的来说,在前世应该是叫《克罗地亚狂想曲》。

这是一首很有气势的作品,明快的节奏让人印象深刻,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被他的气势瞬间击中,整体描述了饱受战火洗礼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泊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

韩森在受到华沙青年和乌克兰人民的口诛笔伐之前,就曾观看阅览过俄乌战争的一些图像和文字报道,乌克兰毕竟是主战场,那片土地被炮火洗礼,其惨烈程度,不亚于前世被战火洗礼的克罗地亚。

富裕且有特权的人们,在战争开始前,纷纷涌向国外,这其中就包括目前在华沙所谓的乌克兰抗议人群,而真正乌克兰的穷苦大众,只能在炮火来临时认命。

如今,活着的乌克兰人不去为死去的同胞争取权益,每天却竟投入到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业当中去,他们反俄没错,但反桦的举措却犹如为自己的棺材板上封上一层重重的厚土,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一群正值青壮年的乌克兰青年男女,不去争取权益,反而纠结一群华沙青年,在韩森的演唱会前抗议和静坐。

韩森很不理解。

从过往来看,自己创作了《oneday》和《反战之殇》,怎么说也是表达出了爱好和平的理念,但即便如此,也是因为华夏人的身份,而被这些群体攻讦的理由更是牵强附会。

堪称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