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刀在手,来华追杀断章狗(2 / 4)

抢注了那么多域名,太了解被抢注人的心态,因为经常伤害他们,坑出经验了。

他安慰说美利坚互联网还没有从泡沫中恢复过来,域名的价值大幅缩水,早就不值这个价儿,要不然,岂会挂了这么久都没人买。

鹿化腾疑惑道:“可我们怎么还价呢?”

“这事我帮你办,我从老外那里拿回一千多个省市县级的域名,拿手得很。”

陆飞挂断电话后,一个国际长途拨给远在美利坚的网大为,还是老套路,还是熟悉的操作。

这时燕京是晚上,而纽约就是白天。

网大为收到之后,轻车熟路地以个人名义,悄悄地给那个正星旗人发出一份信函试探。

没想到过去2个小时,快到下班前就收了回复,明明挂在公开域名市场上是250万美刀,私底下却在为1万美刀的差价,锱铢必争。

谈到最后,6万美刀,差不多50万rb就把【qq.】收入囊中。

“搞定!”

他啪地一拍掌,一蹬腿,坐在转椅转了一圈,转了几圈,座机传来秘书的声音——

mih的ceo库斯·贝克召见。

比起拿下域名这件小事,陆飞委托他的一件更重要的事,终于有眉目。

邀请托马斯·弗里德曼到华,可不容易。

这位在新闻界逼格、地位相当高,既是《纽约时报》的专栏评论家,又是畅销作者,更拿下普利策新闻奖,还是三次。

像自己这种小虾米的邀请函,就算顶着mih总部的名义,三番四次都石沉大海。

“贝克,有好消息吗?”

“爷儿,托马斯答应见你一面。”

贝克摇了摇地中海的头,“不过我不明白你,还有华夏陆,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请他到华夏,要出书的话,mih有足够多足够专业的编辑,完全可以帮忙。”

“他没有说。”

网大为把想了很久的推测抖落出来。

《纽约时报》是美利坚最为高端的报纸标杆,让领头羊托马斯·弗里德曼来操刀,有他的名气和平台加持,书想不畅销都难。

传统出版业,不单单追求销售利润,还把“影响力”当成成功与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