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吴家祸事的根源(1 / 3)

年轻姑娘从柜台下面抱出来两匹布给江明月看,果然是残次品,还不是微瑕疵的那种,而是纺织和烫染都出了问题的布。

一匹是白花旗,线头,打结的地方很多,想要做衣服肯定是避不开这些问题处的,所以才是残次布。

另一匹则是染色的问题,原本应该是想染成蓝色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深一片浅一片的,看起来很像后世的渐变色,不过当下的人们肯定是看不习惯的。

难怪会放到乡下里来卖,这样的残次布,哪怕便宜,市里的人也是看不上的。而农村就不一样了,早些年还能穿家里的土布也就是老粗布,这些年种的棉花都归了集体,谁还能纺棉织布啊,所以这些残次布也是有人买的,做不了全身的衣服回去做补丁,最不济糊了浆糊做鞋也行啊。

“江婶子,这些布平时都是要卖到三四毛一尺的,因为是瑕疵布,所以不要票,每尺只要一毛钱,你看看要不要扯上几尺回去,马上过年了,给孩子做件衣服或者做双棉鞋也行啊。”x33

江明月点头,这几年困难,布匹特别难买,因为布票的限制很多人只能买“回纺布”,也就是旧衣服回收打烂然后重新织的布,这样的布不要票,可是不结实,稍一用力扯就会裂开个大口子,而且穿着也非常粗糙,常把人扎的浑身发痒。所以能买到残次布都比买回纺布要好。

她估量了一下,一匹布是十丈,也就是一百尺,一个大人做一身衣服大概要七尺,加上孩子的,每样买上二三十尺也就够了,毕竟是残次布,买多了也没必要,后面自己肯定要进城买好布的,谁让空间里的布料都太好了不适合拿出来呢。

“给我一样裁三十尺吧,快过年了,又添新人口,孩子们还见风的长,怎么着都得有个替换的衣服啊。”

“好嘞,还是江婶子大手笔。”

两个营业员一个抻这头一个下剪刀,很快就把布裁好了,然后因为买的多还给搭了两团黑白线和一包针,全都用一个旧包袱皮包好了递给江明月。

这下东西就比较多了,江明月先是补了布匹的钱,然后才把包袱背在了背上,又把盆的一边卡在腰上,一手固定,另一手拎着暖壶这才往回走。

来这一趟花了十一块五,现在听着不多,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笔大钱,让江明月有了一种“血拼”的痛快。

她脚步轻快的往家走,此时也就九点多,正是上工的时候,所以路上没遇到什么人,只有风刮过杨树梢的声音。

快到村口的时候,她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