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园县采买(1 / 3)

潘贺铭兄弟俩此时正在南园县内急急忙忙的采购,兄弟俩都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不由得有点手忙脚乱。

潘家这次除去他们兄弟俩也有人来进行采买,一个是大房的长子潘贺林,也正是渊哥儿的父亲。他是这一辈里最年长的一个,不过也才二十四岁,但是却很有长兄风范,平日里和潘贺铭兄弟俩感情也很好。

一个是潘家的庶出叔叔,是潘老爷子妾室王姨娘生的大儿子潘礼,今年三十五岁,他还有一个胞弟潘仪。

此番上路他们庶出的一房是抱团生活的,和嫡出这支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此番进城,毕竟是本家,他们四个就凑到了一起。

“大哥,娘给了八十两银票,可是没说让咱们买什么啊,你说咱们应该买点什么?”

潘贺茂拉着潘贺铭耳语。

“当然是先买粮食,最好是做成好存放的干粮那种的,听说北方大旱,咱们接下来的路不一定总能找到水源,所以买些可以直接吃的干粮最好。

然后就是存水的东西,毅叔给咱们准备了水囊,但是恐怕不够,咱们还得再买几个才是。

还有咱们最好买个板车,现在大家都在买东西,咱们有个板车也不扎眼了。

我暂时只想到这些……”

“再买点油布吧,晚上会越来越凉了,有油布不仅隔潮,还可以防风,万一下雨还可以挡雨。”

潘贺林补充道。

“馒头大饼总是有存放期限的,最好还是把米和面粉都炒了,这样放的时间久,吃起来也方便。另外还有药物,常见的治伤寒的、腹泻的,这些都得备些。”

潘礼毕竟年纪大点,有生活阅历,所以提出的意见很有用。

“还有盐,多买点盐,解差给的东西没滋味,咱们不吃盐后面会越来越没力气走路的。”

潘贺林也补充道。

潘贺铭他们有外祖家送的细盐,所以这方面到不短缺,但是多买些备着总是好的,不过可能买不起细盐了,要买些粗盐才是。

几个人商定了采买的东西,等到帮助解差们运完了他们采买的东西,都送到酒楼后院时,进去吃吃喝喝的解差们这才摆手让他们去行动。

几个人刚刚就摸清了粮店、药铺等的位置,此时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其他的几个人也连忙跟在了后面。

“咱们那白米才五十文一斗,这、这里竟然一百二十文,怎么价格相差如此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