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城中生活(1 / 3)

众人的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

江明月开始忙成了陀螺,不仅每天要教江母、刘婶、江大嫂、刘大嫂和江小妹张小妹绢花花样,还要亲自带着她们采花瓣、取蜂蜡,蒸馏纯露,做各种胭脂水粉香露,还要负责孩子们的启蒙教学。

没别的办法,这三家人里除了江老爷子曾经读书识字,江父也认识些字外,其他人最多会认自己的名字,给孩子们启蒙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这重担又落在了江明月身上。

江明月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她不做谁做?

花重金买来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来做启蒙教材,真的是重金,读书可谓是任何一个时代花销最大的一项了,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现代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但是义务教育之外的花销呢,各种补课班,特长班,提升班,教育内卷的让无数小康家庭可以因为读书而返贫。

更不要说笔墨纸张皆是高消费的古代了,这里没有印刷厂,所有的古书文集大多需要人工抄录,无形当中就提升了成本,再加上教育资源的垄断,普通农家想要读书实在是堪比登天。

就江明月所了解到的,甜水峪一个读书的没有,小李村也只二叔公家的儿子因为读过一段时间书而在镇上做账房先生,里正家的大孙子现在在镇上读书,只是读书,还未考童生,已经成为众人羡慕巴结的对象。

因为读书是普通农家唯一可以跨越阶层的方式,古往今来,无一不是。

不过在读书这件事上,关于女孩要不要读书的事情还是产生了一点小的分歧,江明月坚持要所有孩子都读书,而江母和江大嫂却觉得男娃读书就行了,女娃可以跟着做绢花赚钱。

出乎意料的是刘大嫂表示要让春花读书,因为她说唯有读书,才能像江明月这般厉害。

江明月没想到在古代自己还成了个偶像,不由得失笑。

“我知道娘你们觉得女孩子只需要操持好家务就好了,读书无用。其实不是这样的,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以让她们看事情想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她们嫁人了也可以找个志同道合、家境更好的人啊。”

江明月深知能打动她们的点,循循善诱“你想,孩子们如果不识字,以后能上门求亲的也就是咱家水平差不多的,最多也就是个小商贾之家,大一点的都得让她们去做妾,你甘心咱家宝贝了十几年的闺女去给人做妾么?

如果识字就不一样了,一般人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