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恶相存(1 / 4)

汐儿看完“混沌鸿蒙”后,注意到最后一页的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上介绍了另外一本书,书名为“天地净新”。

看到这里,汐儿忍不住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她今天的阅读时间花光了,只能等到明天。

再加上她今天接收的信息量有点大,但付出越多,收获越多,她认为这是值得的。

现在,她看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片面,而是开始思考对立统一和中立状态,以及更多种可能。x33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汐儿念起了界外典籍中孟子的“性善论”,并十分认同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人性本善,其本性也;人之不为善,有违其本性也。

这与界外荀子的“性恶论”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却都追求向善之心。

汐儿一边思考,一边感慨,继续分析道:孟子和荀子说的都可以,就是太过于片面了,彼此都在回避着对方,谈性善论者,不认性本恶;谈性恶论者,不认性本善。

现在看来,人性本善本恶,善恶相存,对立统一。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结合起来,即在一个人的本性中,既有善,亦有恶。只有正视自己的善恶,做到守性中善,弃性中恶,方可得善报。

最后,汐儿得出结论,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是不太对的,因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其善何伪,其善不伪也。

毕竟人性本善本恶,弃恶守善,乃化性中恶,起性中善,非化性起伪也。

所以,汐儿支持孟子的观点,同时也认同了界外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学好三字经,不做大反派。”汐儿开心道。

有些人信奉人之性恶,那是还没有学到家,不明白善之可贵,却觉得善之可笑;所以恶人最终都会被消灭。

何为恶人?那就是轻易消灭别人,自然也会轻易被别人消灭的那一类人。

善,共存也;恶,共灭也。

果然,曾经不明白的东西,不代表会一辈子都不明白,除非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又或许在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全都明白了,也可能还是什么都不明白。她的师傅洛心玄曾经这么对她说过。

混元界考并不像仙神庇护考核那样,需要被考核者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