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对峙(1 / 2)

这不是侯爷写给桑南王的一封书信,是镇北侯写给儿子谢珏的一封书信。

听风,若是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为父已战死沙场,候府也分崩离析,你和守玉,知许的处境定是万分艰难,燕阳也没有你们的容身之所,你也会面临着桑南的权力诱惑,或是复仇诱惑。我此刻在想,若是我的儿子们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那一刻,做出一个违背家训,忠义的选择时,我会不会失望?

或是会失望,可我的儿子们风华正茂,人中龙凤,我不希望你们与我在黄泉下相见。所以,真到了无路可走的那一刻,就去桑南吧。

你的生母是桑南大长公主,阴差阳错进了侯府,伱是桑南唯一的嫡系血脉,为父和桑南王有约,认下你的身份,为了就是防止有一日我儿退无可退,守无可守。桑南王答应过为父,若你回了桑南,会给你亲王之尊,在桑南安居乐业。

王权富贵如过眼云烟,人生一世,得失难论,忠孝难全,回归桑南虽不是为父所愿,可我们侯府世代忠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道义,我们谢家世世代代战死沙场的忠,足够为我儿们换来安宁平静的生活。

即便是你回归桑南,为父也不会责怪。

**的忠义,我谢氏几代人的忠就够了,你们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见信安!

落款是镇北侯的私印与长公主私印。

镇北侯为怕旁人模仿笔迹,伪造信件,因此他的私印比较特殊,根据书信字数单双会有不一样的额外记号,这一点除了儿子们和亲近的部下,所知之人并不多,连宇文朝的建明帝都不知道,这书信的确是镇北侯手书。

谢珏眼眶湿润,时隔多年再看到父亲的书信,内心翻涌,热泪盈眶,当年父母亲们走的太急,他来不及见最后一面。这一直都是谢珏心中最大的伤痛,这种伤痛伴随而来的遗憾是他为何因眼疾在路上耽搁一宿,若不是耽搁一宿,早半日到京都,或许一切悲剧都能避免,他带着大军公然进城,宇文景就不敢贸然动手,镇北侯府就能躲过一劫,就算是过后建明帝处罚,宁州铁骑也能找出办法来搪塞过去。

那些遗憾,悲痛,后悔午夜梦回时纠缠了他许多年!

如今再看到镇北侯的书信。

谢珏心中百感交集。

他的父亲都忠于宇文朝,鞠躬尽瘁死而不悔,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们反叛,当年他就提一句去宁州搬救兵,以防不测,父亲就大力反对。他不愿意侯府和皇帝之间隔阂渐深,宁愿冒着生死风险,可却预